科协组织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增强服务能力

来源:未知 编辑:渭南科普2015-08-20 16:33
  

胡 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的讲话中指出,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 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充分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支持群团组织工作,并给群众团体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

科 协是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所以说,科协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增强服务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 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发挥优势,履行职责,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 家”,让科协干部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友”。其基本要点有三条:首先是思想上贴近,经常密切同广大科技工作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准确把握他们在就业方式、 科研环境、生活状况、流动趋势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科技工作者的“贴心人”。其次是在工作上走近,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到科技工作者之中去, 与科技工作者广交朋友,积极反映和推动科技工作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力量为科技工作者多办好事实事,增强科 协组织对科技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组织的参与率、认可度。第三是制度上跟进,注意总结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建设“科技工作 者之家”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学术金秋、宣传表彰、教育培训、走访慰问、开展“会员日”活动等,建立与科技工作者交流沟通的信息网络 和平台,形成与党委、政府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在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之间建立畅通稳定的双向沟通渠道。

科协组织如何参与社会管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最根本的是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好“三服务”的职责。当前要抓好五件事: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隆重庆祝建党90周 年,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科协“八大”召开。特别是要围绕“转变作风、为民服务”的创先争优主题,大力开展提升“三个服务能力”和“六个比学赶超”活动,积 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效率型、服务型科协机关;二是努力开创“十二五”开局之年科协工作新局面。前不久召开的市“两会”,明确提出全市“十二五”要实现 “两增两减”(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明显减少),“四个翻番”(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十一五”末翻一番),“十二五”开局非常关键。我们要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这 个大局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中心任务上来,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科技思想库,把科技工作者个体智慧升华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找准切入 点,建言献策、科技咨询、学术交流,积极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三是增强学会的社会服务能力,强化对学会的组织引导。健全学会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完善会员会籍管理,开展学会共建试点,切实提高学会为会员服务的能力水平,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骨干学会。支持和引导学会积极承接政府转移的 社会化服务职能,组织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奖励、科技评价、科技人才评选活动,推动学会科学发展,增强学会创新发展能力;四是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特别是要深 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做大做强科普品牌,创造性开展“科技之春”、科普惠农、科普活动日、科技活动周、科协会员日活动,切实抓好县市科协换届指导工作 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积极推动在科技工作者比较集中的高新区、经开区、县市工业园区的企 业建立科协组织,不断扩大科协组织的覆盖面;五是加强信息调研和科协工作理论实践研究。进一步扩大科协工作的影响力,明确科协组织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方 式,准确把握科协工作内在规律,及时总结提炼工作的成功经验。推动科协文化建设,不断增强科协干部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认同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