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增强纲要实施合力

来源:未知 编辑:渭南科普网2015-08-24 09:52
  

近年来,我们在《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中,不断探索完善机制,推行目标责任管理,调动起社会各方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基本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格局,为全市深化改革和东大门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一、积极探索《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新机制

《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后,我们不断探寻实施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在组织建设、工作推动、活动组织、政策支撑、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顺利通过省政府对《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督查验收,2011年被中国科协、中组部等9部委表彰为全国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多年的工作实践,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影响《科学素质纲要》深入实施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机制不尽完善,从而造成工作责任落不实、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工作的整体推动。

为 逐步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在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开始对《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进行目标责任考核与评估,并将此列为全市创新工作之一。去年, 不仅印发《渭南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安排意见》,提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九个方面三十二项重点任务,还在年度工作会上,由市委领导与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 组12个牵头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使各牵头部门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细致;今年,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出新的举措,由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与32个成员单位、11个县市区分别签订共性、个性目标责任书,使新的工作机制不断趋向科学化、规范化。

通过一年多的目标责任管理,较好地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推动作用。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渭南市<科学素质纲要>实 施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与评估实施办法》,部分县市区也制定了相应措施。这些文件的出台,给推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目标责任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撑,也保证 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推动渠道更加顺畅。二是各实施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更加明晰。目标责任书签订后,明确了各单位的具体任务,他们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 责任意识、推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增强,工作进展不平衡的现状明显改善。三是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日渐完善。围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和主题宣传活 动,多部门结合工作职责,联合成功开展了多项有影响的科普活动,并获得中、省相关部门的联合表彰。

 二、全面推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与评估

为确保目标管理的实效性,我们在推行目标责任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把握四个环节:

1、充分沟通,逐步推进。注重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协调沟通,在部署安排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时,尽可能与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本系统的年度工作要点相衔接,解决年终考评时工作任务脱节等问题,夯实目标责任管理的基础。去年,与12个牵头部门逐个进行了走访、沟通,得到所有单位的理解与认可后,与它们签订目标责任书并进行目标考评。今年,在与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前,专门下发征求意见稿,听取多方意见,多次沟通、协调后确定目标任务,全面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2、 制定目标,明确任务。经过充分调研、沟通、协调后, 依据“十二五”时期《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并实 行百分制的考核与评估。市直各成员单位考核与评估内容,由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组成,分值分别占30%和70%。 共性目标任务包括组织健全、责任落实,科学素质工作与经费分别列入部门发展规划和事业发展经费,认真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完成所承担的科学素质工作任务等; 个性目标任务依据部门职责,由市全民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下达。县(市、区)考核与评估内容,包含总体工作部署、保障体系建设、重点人群行动、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工作部署和保障体系建设分值分别占20%,重点人群和基础设施建设分值分别占30%,具体内容随目标责任书下达。

    3、 积极引导,跟踪服务。目标任务下达后,充分发挥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的统筹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加强与各个单位协调沟通,引导它们参与全市性的多项活 动,及时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在每年的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各个成员单位都已经成为科普品牌活动的主力军,市气象局去年开展的“气象科 普馆”开放活动被中、省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特色活动。在“世界环保日”、“防灾减灾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期间,我们主动联络,提供服务,相 互间的配合更加和谐融洽。

4、重点督查,考核奖惩。按照 《渭南市<科学素质纲要>实 施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与评估实施办法》规定,考核评估工作由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每年年底进行。考核评估程序分为目 标下达、督查落实、自查总结、年终考核和综合评定五个阶段,结果分为优秀、良好、较差三个等次,并形成考核评估通报。去年,分组对各县(市、区)和32各市级成员单位《科学素质纲要》落实情况,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估,并以市委办、市政府办文件通报了考评情况,评选出优秀等次15个,良好等次26个,并在2014年《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会议上对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

    三、《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推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后,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各负其责、凝心聚力、合力推动,全市科学素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 主题宣传深入人心。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开展了多项宣传活动。市科素办与市创建办、科协、教育 局、环保局、渭南日报社等成员单位,联合举办渭南市“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渭南”科普知识竞赛,得到全市各界群众广泛响应和好评,被评为“陕西省201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特色活动”。与市地震局联合开展示范学校创建、防灾减灾演练、防灾减灾宣传周等活动,命名渭南市“防灾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5所。与市食药委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完成知识竞赛答题21万份,被中国科协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授予“全国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突出贡献奖”。

2、科普活动丰富多彩。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以落实“五大行动计划”和“五基础项工程”为目标,开展多形式的科普活动。市食药委、气象局、水务局、环保局、卫计局、体育局、安监局都在相应的纪念日或活动月中,开展主题明确的科普活动。201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全市229个单位和582名人员参与活动,开展重点活动63项,受惠群众三万余人,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组织单位”。近年的“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中30多个市级成员单位捐赠物资、项目、资金超过亿元,切实推动了县域科普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3、科普设施和服务能力明显改善。近年,全市联合建起国家级科普基地2个,省级科普基地7个,市级科普基地22个,开始筹建“渭南市科技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开放活动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临渭区、富平、华县、华阴、蒲城、潼关成功举办了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20余万人体验科技魅力;市文广局免费开放博物馆、文化场所,给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开辟出更多的场所和方式;渭南日报、渭南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了“科学素质行动”、“消防知识进万家”、“食安之窗”、“教育在线”等专题栏目,大众传媒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4、公众素质普遍提升。围绕未成年人、农民、社区居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以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建立培训基地、开设科普讲堂、组织科技创新大赛和高校科学营等形式,开展群众性、广泛性的科普工作,被中国科协、教育部等8个部门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在全市形成了崇尚科学、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公众科学素质普遍提升,为创新渭南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为建设美丽渭南不断提供智力保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