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摞摞科技资料和内容丰富的科普书籍引来市民争先索要;一排排科普宣传展板前挤满了群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场场科普讲座与培训,教给大家科学种植、健康生活;一件件科普设备让市民直观操作、亲身体验。 9月20—26日,在渭南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许多现场,有做科普报告的、有组织科普展览的,有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的,无论是社区、学校、农村还是企事业单位,处处都能看到一派热闹的景象,活动互动性、参与性和吸引力大,社会公众徜徉在科普的世界,尽情享受科学的魅力。
9月19日,我市首届优秀科普工作者颁奖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科技月启动仪式,拉开了全市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序幕。11个县市区也都举行了主场活动。
“全国科普日”活动是在2003年纪念《科普法》颁布一周年的时候发展起来的,从2004年正式确定为——全国科普日,到今年是第11个年头。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我市紧紧围绕“创新发展 全 民行动”和“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活动主题,通过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全国科普日示范活动(全国科普日联合行动、 青少年科普联合行动、全国科普开放日行动、社区科普益民行动、农村科普惠农行动)、首届优秀科普工作者评选等方面开展81项重点活动。为什么活动能坚持搞 这么多年?市科协雷振民说:“党的十八大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为国家战略,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精准的答案:靠自主创新, 靠技术,靠人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而科普工作就像一把连接人才与技术的金钥匙,这把钥匙不仅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还能激发科技创 新,培育优秀人才。今年我们通过开展81项活动调动社会各界投身科普工作的热情,发挥各种科普阵地和科普设施的作用,让社会公众了了解科技创新,并主动参 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创新服务方式助推科技人才
“50 多年来,他致力青少年国防科普宣传教育,自费在家建起国防教育宣传展室,常年免费为青少年开展国防教育、航空科普知识普及活动,2012年他捐出所有模型 资料,建起渭南国防教育科普基地,增强市民的爱国意识和国防观念,他就是现年78岁的退休教师介心……”在全市首届优秀科普工作者颁奖中一个个热爱科普事 业、长期奋斗在基层工作一线的科普工作者受到表彰。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普工作者,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推动全市科普事业发展,今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 、 市文广局、市科协、渭南日报社联合开展了渭南市“首届优秀科普工作者”评选活动。活动启动后,得到各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学会、协会积极响应和大力支 持,共收到各种推荐材料百余份,经过筛选、审核、评选、公示后,最终确定了张六三等10名同志为首届“优秀科普工作者”。
据悉,近年来,我市通过评选青年科技奖、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等工作,大力建设多种形式的创新平台,制定科技人员激励政策,更好地服务于科技人才,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激情和活力,引导科技人员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建功立业。
在科普展馆共度“全国科普日”
“什么是星云图?什么是风向?如何应对雷雨天气……”,在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现场的解说人员通过引导式的讲解,深入浅出的让学生们了解了很多关于气象方面的知识。
据 市气象学会会长张永红介绍,以前我们只在科普馆有学生、市民参与体验的东西,其他的都是“填鸭式”灌输,今年我们改进工作方法,既有体验式还有互动的知识 问答比赛,向市民全方位展示了与大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防灾减灾常识,并且发放一百套气象科普纪念品,极大地激发了市民关心关注气象事业的热情。
在 市消防科普馆,3D互动实战灭火演习处等候了许多人,他们通过在3D立体大屏幕灭火体验平台,亲身感受了电器、厨房火灾灭火方法。现场的讲解员结合日常灭 火救援过程中的实例,向群众讲解了各种消防车、消防器材、灭火救援服的使用方法;带领大家观看了消防常识教育展板、让大家动手体验电子模拟电话报警、火灾 模拟演习等,并发放消防科普图书、挂图、扑克等数千份。
同时,渭南市首个少年科普馆(临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渭南师范学院科技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科普馆等科普场馆,9月20日-26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通过全国科普开放日行动,为公众开展科普宣传,大大提高了青少年和公众的科学兴趣,让大家尽情享受科学魅力。
科普“大集”进社区入乡村
居 民冯秀琴高兴地说:“今天参加这个科普活动很有意义,对我们平日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回去后一定按照所讲的内容好好去做,提高全家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 量”。9月4日,2014年市、区全国科普日科普进社区活动,在国家科普示范社区朝阳社区拉开了社区科普益民行动的序幕。
9月23日,华县瓜坡镇张岩村举办核桃栽培技术培训会, 附近的种植户早早就赶到活动现场。张宏建专家就核桃栽培管理中授粉树、株行距、常用树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还到核桃园进行了修剪示范等技术指导,并当场就群众提出的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此次培训是渭南市2014年全国科普日 “农村科普惠农行动”示范活动之一。刘鑫亮说:“只要有培训我就来,你可别小看这培训,这就是我们致富的‘金钥匙’,开启了我们新生活,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全 国科普日期间大家通过科普大篷车带来的椎体上滚、潜望镜、无源之水、三棱镜、风力发电等20余件科普设备的参观体验和直观操作,了解了许多科学原理的真 相,同时《防震减灾应急避险》、《科学饮食与健康生活》等80余块系列科普展板,普及了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据了解,各县市区积极组织科普进社区、科普讲座、科普咨询等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增强了群众对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了解和参与意识,提高农民科学致富能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市民与院士专家“面对面”
全国科普日活动受益的不仅仅是未成年人、农民、社区居民、城镇劳动人口。市科协在全国科普日基础上打造科普活动的特色品牌,其中院士专家科普报告更是品牌特色活动的亮点内容。
9 月3日下午,在公安临渭区分局大会议室,不断发出阵阵掌声,整个会场座无虚席,由市区联合举办的“2014年全国科普日樊代明院士报告会”正在举行。应渭 南市科协和临渭区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樊代明院士做客临渭区,为全区五百余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了题为《干部保健与科学 就医--医学整合》的科普报告会。9月15日,樊院士又赶往蒲城县,作了题为“现代管理之我见”的科普报告会。临渭区的公务员党彦武说:“像这么高规格的 报告会我还是头一次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规格高、活动多、覆盖广、影响大让我们获益匪浅。”
据了解,全国科普日活动共组织各类科普报告会、培训会、座谈会100余场,展出科普展板900多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图书 5万余份(册),组织科普展览30多场次,宣传报道50 条(次),参与群众超过6 万人(次)。
问 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渭南市将按照《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全市营造崇尚创新、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使广大公众能够 理解科学、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能够把创新驱动战略转化成全民自觉的社会实践。(刘 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