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营员日记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2025-07-15 17:37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华阴市华山高级中学郝雨泽)
       今天是来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第二天,丰富的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感悟深刻。
       清晨7点,我从收拾个人物品、洗漱用餐开启了充实的一天。8点集合后,我们首先参观了草堂校区。在南山书院,我了解到其整体布局遵循“中轴对称、院落围合”的传统规划理念,古朴的建筑间处处透着雅致与生机。随后抵达的图书馆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宽敞明亮的大厅、有序的借阅区与自习区,营造出静谧舒适的阅读氛围。据老师介绍,馆内藏书覆盖建筑、材料、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堪称知识的宝库。上午的开营仪式与大师报告会是今日的重点。仪式上,主持人强调了科学创新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必要性。而杨俊芬教授的报告会尤其令人受益匪浅。作为钢结构领域的专家,她以《“解局百震,临震不慌”——地震原理与应急避险》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震成因、避险原则及科学应对方法,让我对自然灾害有了更理性的认知。
       下午2点,烈日炎炎恰似我们的实践热情。在科技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多个科研实验室,接触到诸如伺服机器狗、智能机械臂等先进设备,直观感受到建筑科技与人工智能的融合魅力。这些前沿技术不仅展现了学校的科研实力,更激发了我对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
       晚上7点,我们来到了操场举办了体验社团文化的活动,我们看到了学长们写的书法刚劲有力,学姐们唱歌委婉动听,体验了许多有趣的活动,体验了学长学姐们的热情,让我们非常的高兴激动。
一天的行程充实而有序,从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校园建筑,到前沿科技的实践体验,每一处细节都让我对这所大学的底蕴与活力有了更深的认识。期待明日能解锁更多精彩!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蒲城县尧山中学:杨屹立 邓奥康)
       晨光微熹中踏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同伴并肩开启科学营第二日的征程。开营仪式上,师长们的谆谆寄语如清泉注入心田,点燃了我们探索求知的火种。窦诗柔同学在“增强文化自信 担当强农使命”报告中的真挚发言,字字铿锵,深深触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营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青年与农业强国梦想的紧密联结。
       西北农林大学博览园中,我们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自然与文明”巡礼。  昆虫馆:万千斑斓羽翼与奇异形态构成一部“立体的生物课本”,无声讲述着自然造物的精妙绝伦。植物土壤馆:从一粒种子破土到沃野千里,土壤剖面无声诉说着大地母亲孕育生命的厚重力量。农业历史馆:陈列的古老农具是先祖智慧的结晶,它们在岁月中低吟,传递着中华农耕文明生生不息的坚韧脉搏。动物馆:多样物种诉说着生物链的神奇,更启发我们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命题。         下午的实践课堂,让知识在指尖“活”了起来。植物奥秘探索:俯身细察叶脉纹理,辨识草木特征,每一次触摸与凝视,都是与自然无声的深度对话,感受着植物王国蕴藏的生命密码。榫卯魅力体验:当指尖尝试拼合那看似简单的圆形鲁班锁时,才深知其精妙——无钉无胶,仅靠凹凸咬合便稳如磐石。在屡试屡挫后终于“咔哒”一声完美契合的瞬间,豁然开朗!这流传千年的木构智慧,正是中华工匠精神的绝佳隐喻,它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了“和谐共生”的东方哲理。
       今日浸染于农科殿堂,从师长与同学们的责任宣言到农耕文明的厚重积淀,从植物微观世界的精妙到榫卯结构的哲学启示,无不在深化我们对“文化自信”与“强农使命”的认知。这份自信,源于对脚下这片土地孕育的科技与智慧的深刻理解;这份使命,更要求我们青年一代,像那榫卯结构一样,找准自身在时代蓝图中的位置,以科学精神为钥,勇于探索,敢于担当。
       明日征程将启,我们更渴望汲取新知,让今日所得在心中扎根、生长,最终化为未来为这片热土贡献青春力量的扎实根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