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有点dry!深秋除了注意保暖,还要hold住它......

来源:未知 编辑:渭南科普2018-10-27 21:21
   说起这个月的天气明星,无疑就是“冷空气”了~
    长假还没结束就开始派出了小分队,之后更是一股股不断接力,眼看着预报里的最低温度变成了个位数,眼看着多地开始跌破0℃,好个深秋凉意浓!
不过,这 无论喝多少水依然口干舌燥,皮肤干,头发也干,就连呼吸的空气都是干燥的……    
  
     
    那么问题来了,秋天到底有多干?     
    1. 秋天是真干燥还是感觉?
    为了统计秋季的干燥程度,我们把日最小相对湿度≤30%的情况,定义为一个干燥日,也就是空气中水汽含量相对较少的日子。
    从气象意义上,各地入秋的具体时间和秋季长短严格来说是不同的,难以直接对比。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按照人们比较习惯的传统的季节划分法,选取了9-11月这个时间段来代表秋季。
       
    2.为何秋燥对身体影响这么大?
    
 
    一方面,是因为在夏秋的交替季节,很多人尚未从夏季炎热潮湿的天气中适应过来,饮食也没有调整过来,进入秋季后天气日渐寒凉,就很容易出现“燥”的症状,而到冬季或者春季,人体已经适应了干燥的环境,所以燥的感觉没有秋季明显。     
    另一方面,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分析,就算是持续晴好天气,秋天和夏天的干燥程度也会有区别,主要是因为影响天气的系统不一样:     
    夏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秋天,“盘踞”上空的则是大陆高压。夏天,降水相对充沛,盛行偏南风,偏南风将南部海域的湿空气带入我国,所以湿度往往较大。秋天,冷空气活跃起来,吹的多是偏北风,从北方过来的风通常更干,所以越吹越干,人们会感觉燥。
    
  
     
    3.秋燥来袭,如何防身?
    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容易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皮肤干甚至皲裂。
    
  
    
    那么,如何缓解秋燥对人的影响呢?这五点养生提示get起来!
    n 补水要做好:秋天湿度较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很容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不过要注意少量多次,不要等口渴了再喝。另外,天气干燥面部、手部护肤需做好,宜选择保湿滋润类护肤品。
    n 少吃辛辣:秋天天气干燥,身体本身容易上火,饮食上也要注意保养。一是减少辛辣刺激物的摄入。二是尽量多吃些滋阴润燥、补液生津的食物,如芝麻、蜂蜜、南瓜等,自制的银耳莲子粥、薏米粥等等。
    n 养肺进行时:根据中医理论,白色食物与肺部对应,秋季干燥应多吃白色食物润肺。比如梨、百合、莲子、银耳、白萝卜、鸡肉、山药、莲藕、白菜、鲫鱼等等。
    n 加强运动:欲防秋燥伤人,要加强锻炼养神强身,提高肺脏的生理功能及机体的耐受能力,有效抵御秋燥肃杀之气的侵犯。不过运动不宜过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n 增加环境湿度:室内可放一些花草绿植、鱼缸,有加湿器的可以打开加湿器,增加空气湿润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