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吃这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并没有为我们带来更健康的身体,反而许多的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最近几年痛风这种疾病也是发生率非常的高。
秋水仙碱是目前常用的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三种一线药物之一。在初期降尿酸治疗时,它也可与降尿酸药同服3-6个月,可预防由于血尿酸波动导致的痛风急性发作。那么秋水仙碱用药时应规避哪些错误呢?
有的患者对秋水仙碱和别嘌醇“傻傻分不清楚”,误认为秋水仙碱是一种降尿酸药,而这是对秋水仙碱最大的误解。秋水仙碱片属于一类免疫抑制剂药剂,具有降低人体内部尿酸水平的作用。若患有肾脏基础代谢功能紊乱,出现尿酸水平含量上升,可以按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药物,调节人体内部尿酸水平含量,辅助改善以上疾病发作造成的影响。
秋水仙碱并不能减少血尿酸的生成,也不能促进血尿酸的排泄,所以它并不能降低血尿酸。如果错误地把秋水仙碱当作降尿酸药物单独服用,虽然痛风发作频率有可能减少,但血尿酸水平不会有任何改善。不仅如此,长期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危害,包括痛风石的形成、痛风性肾病(严重的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等。
痛风急性发作时,得赶紧把尿酸水平降下来。
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最好在发作24小时内开始用药。
因尿酸波动(尤其是超过100微摩尔/升的大幅度波动)可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大多数痛风治疗指南均不建议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开始时使用降尿酸药物,应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情使用。
目前,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一线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当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
如果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联合应用上述药物。具体如何服用,还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敲黑板
小量多次吃 安全且有效
因为这种服用方法很容易达到秋水仙碱的中毒剂量。近些年指南推荐的秋水仙碱的新用法是:首次口服秋水仙碱1mg,1小时后给予0.5mg;如需要,在12小时后开始服用0.5mg,每天1-2次,直到症状缓解。
新的秋水仙碱的用法大大提高了用药安全性,而且与大剂量秋水仙碱的应用方法相比治疗作用几乎没有差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