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气候也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阴雨寒冻过渡。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每五天为一候,细致观察着此时节的自然变化:
一候水始冰:此时气温下降明显,偏冷地区的水面开始结冰。
二候地始冻:地表温度逐渐下降,土地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等鸟类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见外壳与野鸡颜色相似的大蛤,古人便浪漫地认为雉在立冬后变成了大蛤。
补冬: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谚语。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立冬这天以美食进补,犒劳自己,也为抵御寒意做好准备。
北方饺子:在北方,立冬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同时,饺子谐音“交子”,寓意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南方热补:南方立冬大多以肉类为补,如牛羊肉和海鲜等。在绍兴,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称为“冬酿”。
立冬养生应顺应自然界 “闭藏” 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起居调养:冬季宜 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寒邪侵袭。早晚气温较低,尤其是老年人应避免过早外出晨练,以防心脑血管疾病突发。
饮食进补:立冬后宜适当进补。手足冰凉、怕冷等阳气虚损体质者,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等温阳补益的食物。冬季气候干燥,可适当食用百合、蜂蜜、银耳等滋阴润燥之品。此外,冬季可适当多吃点咸味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养肾。
运动保健:立冬后,户外活动最好选择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避免大量出汗而使阳气耗散。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量适度的活动适合冬季锻炼。
情志调节:立冬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人们情绪容易低落。此时应保持情绪安宁,避免烦扰,使阳气免受扰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