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科学技术协会 关于推荐2017年度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意见的公示

来源:未知 编辑:渭南科普2018-02-07 14:55
    根据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考核的通知》(陕科技助力扶贫办发[2017]6号)精神,经市科协研究决定,拟推荐合阳县刺绣协会等2个基层单位和宝小平等10名个人为2017年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年度工作考核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7年12月12日至12月18日。
    一、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候选单位(2个)
富平县果农协会  合阳县刺绣协会    
    二、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候选人(10
    宝小平(女)、张静(女)、张占平、张志友、梁晓宏(女)、王刚、雷积法、王文娟(女)、王小军、候创团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异议,可以向渭南市科协科普部反映。
   公示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刘续红      联系电话:2126496
   联系地址:渭南市朝阳路东段市科协科普部
   电子信箱:wnskxkpb@126.com
 
 
                       渭南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7年12月12日
         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个人先进事迹
   一、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候选单位(2个
   1、富平县果农协会,该协会2008年获得中国科协授予“科普惠农先进单位”,多年来,该协会充分发挥代表果农利益、广泛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深入基层,服务到农户,紧跟党的发展现代农业,走适度规模化经营之路,将产业发展与帮扶贫困户紧密结合,创新服务模式,采用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服务新路径,为农户确定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按照绿色生产技术,引导农户生产出好吃有营养的产品,并协助申办无公害,绿色认证,建设产品可追溯系统,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协会的科技助力扶贫工作得到农户的认可。
   2、合阳县刺绣协会,该协会是弘扬民间手工刺绣艺术、传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组织。多年来,该协会积极探索创新,带领会员和广大群众发展制作民间特色手工刺绣艺术品,为群众致富奔小康做出了积极地贡献。本人及协会20多次受到全国、省市表彰奖励。2017年,该协会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决策,立足协会职能和县情实际,把提高贫困家庭妇女作为重点,鼓励引导她们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手工刺绣技艺,制作手工刺绣产品,增加家庭收入。
     二、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候选人(10
   1、宝小平,女,高级农艺师,渭南市临渭区向阳红果蔬专业技术协会会长。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双扶(扶智、扶志)思路,教会贫困户利用正确的科学技术,用正确的科技理念实现农业致富梦想。截止目前,在全市范围内(主要围绕帮扶贫困村)进行大型培训180多场次,受训人次14000余人。田间实践教学60余次,围绕甜瓜、蔬菜、猕猴桃、苹果、李子、樱桃等产业进行科学技术手帮手教学30余项,让农户在简单易学中掌握很多技术要点,为产业发展助力全面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截止目前为止,在22个帮扶村共有脱贫人数63人,争取在技术帮扶助力产业致富增收中,2018年力争达到脱贫人数50以上。
   2、张静,女,临渭区百妇缘编织协会会长,2017年临渭区百妇缘编织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协会辐射带动职能,积极参与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坚持以“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依托“百富草编”的品牌优势,先后对贫困户进行集中免费培训4次,出外考察学习2次,长期培训2次,技术比武一次,庆51文艺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最大限度的凝聚和激活了贫困户及爱好编织妇女创业就业的热情,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60户贫困户及热爱草编的妇女打下了良好基础。
   3、张占平,男,华阴市科协主席。该同志积极按照省市有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动员和组织我市科技组织和市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村(户)增收增智为目标,通过科技培训、科普宣传、结对帮扶、典型示范等有效方式,深入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地生根,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组织联合有关单位、协会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系列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联系市内外科技工作者,组织开展花椒、养猪、养羊、大棚菜种植、甜柿子培训20余期,科普大篷车巡展5次,多次深入农村、学校开展科技科普知识宣传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4、张志友,男,现年64岁,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人,中共党员。年轻时,他曾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公社团委副书记,并在大队的科研站担任站长六年多,那时他就发现科技对农民致富的重要性,于是他便利用科研站为群众提供各种科技咨询服务,开展科普工作,中年时期,担任村组干部及村支部书记时,更加注重为村民提供科技服务,努力为村民们解决生产上的困难。五十岁后,他在北拾村办起了农资经营,通过农资经营,了解农民需要的产品等,及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服务。2014年,该同志被中国科协授予“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普带头人称号。多年来,他的农村科普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走出了一条特色科普服务工作。
   5、梁晓宏,女,潼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潼丰粮食种植协会专家团首席专家,在科技助推扶贫攻坚工作中,她积极作为,组织合作社、农业企业及专家大院,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土地托管、吸纳劳动力等产业扶贫及生活救济等方式,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结合农业生产不同季节和各贫困户的产业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技术帮扶措施,开展技术指导。依托协会发挥服务队的作用,为贫困户开展农资供应、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测土配方施肥、土地托管等生产服务,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新设施,组织社员实施农产品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先后为群众供应配方肥1万余吨,推广粮食高产技术10余项,引进示范旱、水地小麦、玉米良种16个。
   6、王刚,男,现任大荔县农技中心副主任,2015年5月被县农业局派驻到冯村镇贺家洼担任第一书记。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325人,围绕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他依托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将从事种养业的贫困户纳入科技示范户,实行农技人员结对帮扶,每名农技人员包联2户开展科技指导,落实物化补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了59户贫困户脱贫退出。同时,他本人发挥驻村帮扶优势,亲自包联5户贫困户,为每户贫困户争取扶贫贴息贷款3万元,引导贫困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果业,实现了包联贫困户每户有一项致富产业,掌握一套关键生产管理技术,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夯实了贫困户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
   7、雷积法,男,现任澄城县韦庄镇西白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自担任村两委干部以来,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带领村两委干部,为群众想办法、谋出路。发展西白村以核桃为主导产业,从2009年开始到目前发展3500多亩,人均1.8亩,自己从林业局和韦庄镇政府增取苗木,每年从县农业局、农技中心、扶贫办多次培训,提高果品的质量和产量,到目前挂果树每亩利润达到3000元。今年经韦庄镇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协商,准备成立西白村专业合作社和核桃深加工企业,解决群众卖果难问题,在扶贫攻坚的关键年,把自己的韦庄镇义合机砖厂进行改制,初步准备改制成股份制,让所有的贫困户和一般群众入股,投资700万元左右,彻底解决贫困户的帮扶措施。
   8、王文娟,女,中级营养师,蒲城县金粟山养鸡专业技术协会理事。大学毕业后,王文娟放弃安稳舒适的省人民医院工作,回到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家乡,在承包来废弃荒地上建起了标准化蛋鸡养殖园区。同时,身先士卒,带领群众新建万只以上标化鸡舍6栋、引水修路、兴办公益,为本村养殖产业51户社员争取移民贴息贷款248万元。从2016年起,协会就积极与全镇贫困户开展蛋鸡养殖扶贫模式探索,根据本地情况,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市、县专家采用多种方式培训、指导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谋划销售渠道。目前,经过近两年多的努力,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5场次,受培人数达2600多人次。
   9、王小军,男,汉族,现任白水县园艺站工会主席,农艺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一线指导,推广苹果生产性技术,推广矮砧苹果示范园建设。近年来,按照上级部门和单位工作安排,围绕苹果主导优势产业,发挥自己专长,积极服务贫困户,长期为果农开展技术培训,及时解决果农技术任务和果园管理方面的问题,得到了果农的认可和赞扬,被称为“果农的贴心人”。 该同志先后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渭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渭南市“百名科技型人才”称号,渭南市“标杆人物”称号,白水县县管拔尖人才和“劳动模范”称号。
   10、侯创团,男,汉族,现年68岁,高级农艺师,退休前任华阴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现任华阴市老科协副会长、秘书长。多年来,侯创团同志积极带领老科协会员,开展科技之春、全国科普宣传日等活动,组织农业分会、畜牧分会、林业分会、水利分会、卫生分会会员深入乡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服务三下乡活动,多次受到渭南市老科协、华阴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