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士中:四次“跨界”转行,皆因国家所需

    杨士中:四次“跨界”转行,皆因国家所需
    图片由科技日报记者王小龙制作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每天,当一辆捷达轿车平稳停到重庆大学A区主教学楼前时,路过的师生们都知道,杨士中院士来上班了。 从电机研究到计算机研发,再到人造卫星技术的突破,如今已86岁高龄的杨士中仍坚持每天工作,带领团队攻关... 

    2025-08-29

  •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马大为:让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国为民所用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马大为:让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国为民所用
    8月2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揭晓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被授予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这已是马大为自投身有机化学事业以来所获得的第12个重要荣誉。 我是为中华崛起而异域征战 国家自然... 

    2025-08-27

  •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诸福棠:耄耋之年连夜为学生改英文信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诸福棠:耄耋之年连夜为学生改英文信
    诸福棠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儿童医院)首任院长,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被誉为中国儿科之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北京儿童医院教授杨永弘对恩师的缅怀,是从一封信开始的。 在19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儿科专家、北京儿童医院教授... 

    2025-08-21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8月20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60人。后续将进行外部同行专家评... 

    2025-08-21

  •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戴金星:“勤勤奋奋”为祖国“争气”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戴金星:“勤勤奋奋”为祖国“争气”
    我90岁了,离科研一线有点远了,但我还是可以给年轻人讲讲我的故事,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启发。一个夏日的午后,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会议室里,鲐背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比约定的时间到得更早。他翻看的打印出来的PPT,这里是准备给院里年轻人讲故... 

    2025-08-18

  •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张锦秋院士:以建筑复兴盛唐气象,塑造城市灵魂的建筑大师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张锦秋院士:以建筑复兴盛唐气象,塑造城市灵魂的建筑大师
    2025年5月,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编辑出版的《陕耀光芒在陕两院院士风华录( 第三辑 )》正式发布,该书收录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张锦秋在内的8位在陕院士科研故事,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他们扎根西... 

    2025-08-13

  •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
    7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迎来104岁寿辰。这位与党同龄的科学家,是当今在世两弹元勋中的最年长者。 他毕生践行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的誓言,其不仅是中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总体方案设计者、首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更主持研制了18种... 

    2025-08-08

  • 鲍良弼:报国理想刻印在心

    鲍良弼:报国理想刻印在心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甘做一颗螺丝钉,时刻把报国理想刻印在心上。如今已90岁高龄,在工作岗位上奉献70载的鲍良弼如是说。 1951年,16岁的鲍良弼考入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合肥工业大学前身)。其间,学校为了进一步发展,挑选部分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外派... 

    2025-08-01

  •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老一辈科学家用行动为我们树立标杆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老一辈科学家用行动为我们树立标杆
    我们需要《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这样的书,将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传递给现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书中写的不仅是事迹,更是中国科学界的精神坐标系。我们要坚持初心,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月25日,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和科学出版社联合... 

    2025-08-01

  • 李国豪:矢志筑桥 为国育才

    李国豪:矢志筑桥 为国育才
    中国桥梁工程学科领衔人、桥梁工程专家、两院院士李国豪的一生,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同频共振。 少年励志,唯学是求。1929年,年仅16岁的李国豪考入国立同济大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学业,并于1937年远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深造。留德期间,他因学习...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