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磁场或早于预期

    地球磁场或早于预期
    据《科学》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了更多证据,证明我们的星球在42亿年前,即地球形成3.5亿年后就有一个强大的磁场,这比之前认为的要早7.5亿年。磁场会给地球套上保护罩,保护大气层不被太阳的高能粒子穿透,还能帮助生命站稳脚跟。 由于几乎没有保存的岩石... 

    2020-02-22

  • 金星轨道内惊现一颗小行星

    金星轨道内惊现一颗小行星
    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20日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科学家在太阳系内发现了首颗完全在金星轨道内运行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可能因为与太阳系内行星碰撞而坠入现有轨道。 科学家利用设在美国帕洛马天文台的巡天相机兹维基瞬态观测设备发现... 

    2020-02-22

  • 曾经惊艳过岁月的航天图片

    曾经惊艳过岁月的航天图片
    航天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惊艳过岁月的航天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这幅著名的照片来自阿波罗8号。照片中,地球从月表升起,我们的星球显得如此的独特与美丽,人类的自我意识从这一刻发生了改变。 地球从月表升起 照片中坐着的是美国第一位航天飞机女机长... 

    2020-02-22

  • 地球资源那么丰富,为何人类要以身犯险上太空呢

    地球资源那么丰富,为何人类要以身犯险上太空呢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庞大、最具风险性的航天工程,那么,人类为什么还要斥巨资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呢?首先,人类永无止境地探索自然奥秘的本性,促使人类在继陆地、海洋、天空之后,向更新、更广阔的太空迈进;其次,在太空,人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是... 

    2020-02-22

  • 中国首例机器人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成功完成

    中国首例机器人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成功完成
    1月7日消息,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今日成功完成中国首例机器人全膝人工关节置换(TKA)手术,该手术由关节外科林进教授/王炜医师团队实施。在医院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在麻醉科、手术室、放射科等相关科室和职能处室的精诚合作下,在有关研发机构的严密配合下,... 

    2020-01-13

  • 水稻基因组“垃圾DNA”的真相

    水稻基因组“垃圾DNA”的真相
    水稻驯化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进化模型 农科院作科所供图 对于动植物的DNA来说,仅有不到5%能够翻译成蛋白质,进行生命活动。而大部分DNA转录成RNA之后,便不再继续翻译,这些非编码RNA一度被认为是转录中的噪音暗物质,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垃圾DNA。 近十年来... 

    2020-01-13

  • 微小无脑的单细胞生物也可以做出复杂“决定”

    微小无脑的单细胞生物也可以做出复杂“决定”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依据最新一项研究,微小无脑的单细胞团可以做出决定,它们能改变主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一个多世纪前,美国动物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詹宁斯对一种叫做Stentor roeselii的相对较大、喇叭状单细胞生物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当他在这些... 

    2020-01-13

  • 共建共享仍是5G主题词

    共建共享仍是5G主题词
    共建共享的好处不言而喻。如果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联手,也将有诸多益处。中国广电在5G建设方面要从零起步,缺少技术和人才基础,还将面临巨大资金投入难题,无论作何选择,共建共享都应该是主题词 工信部1月3日宣布,已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2020-01-13

  • 雪龙2号首航:中国开始“双龙探极”

    雪龙2号首航:中国开始“双龙探极”
    雪龙2号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9年10月15日,伴随一声长鸣,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开启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之旅。作为又一国之重器,雪龙2号与雪龙号携手双龙探极,结束了我国长期单船开展极地考察的历史,揭开中国南极科考新... 

    2020-01-13

  • 中英科学家揭开寒武纪节肢动物食性之谜

    中英科学家揭开寒武纪节肢动物食性之谜
    日前,中英科学家对世界自然遗产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取得新进展。自然指数收录期刊、英国皇家学会学术刊物《皇家学会B刊生物科学专辑》发表了中国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侯先光研究团队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 

    2020-01-13

  • 首页
  • 上一页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下一页
  • 末页
  • 6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