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科学家何时能顶半边天?

来源:未知 编辑:渭南科普2018-05-06 21:59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

  编者按:

  2011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放宽了女性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的年龄限制(青年科学基金是青年科学家获取独立的国家基金的主要方式)。之后女性获得资助的比例在两年时间内由33%上升至43%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马缨赵延东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的龚旭孙粒研究员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永和在本周《自然》上发表了评论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委为帮助女性推进科研事业发展而采取的多项切实措施。为适应生物学差异(尤其是涉及到产假和怀孕)而采取的措施得到了男性和女性的普遍接受,而另外一些措施则受到了男性科学家的质疑,它们包括当所有其它条件一样时,优先考虑女性;增加女性在评估委员会里的比重。

  对5800多名科学家进行调查后发现,性别偏见会影响女性的事业发展。32%的女性科学家表示,她们在初次求职时遇到过只想招男性员工的雇主。只有48%的男性不同意如下陈述: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当项目主持人。

  作者总结表示,尽管中国的资助机构现在已经明确承认了性别偏见的存在,而且正在收集有关基金申请者和获得者的性别统计数据,但是仍需要开展更多的工作。“改变中国社会的性别预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原文以Close the gender gap in Chinese science为标题

  发布在2018年5月2日的《自然》评论上

  分析显示,放宽资助项目的年龄限制能够增加获得资助的女性申请人的数量,但想要实现平等,要做的还有很多。

  在20世纪中期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颇为流行,人们用它来强调女性在社会和私人生活中与男性同等的重要性。然而,尽管中国用这样的标语进行宣传,并早于许多国家通过宪法确立性别平等,但直到2017年,中国科学院中女性的比例也只占到6%。

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技术能力进步通常涉及知识的“进口”。现在,中国明确强调自主研发和创新。中国研发人员从2009年的320万增长到2016年的580万,人才需求的增加也凸显了对女性科学家的需求。目前,科学界女性的比例仅为四分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和国际社会日益密切的联系,让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多地政府和科学机构已经采取措施,促进女性参与科学研究。下面我们将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采取的几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放宽女性科研基金申请人的年龄限制之后,女性申请到青年科学基金的比例在一年内上升了10%,不过往后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男女差距

  与美国、德国等大型发达经济体,以及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女性参与工作的比例名列前茅。这是1949年开始的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当时国家鼓励和保护女性参与劳动。到1988年,女性占中国劳动力总数的48%,平均收入是男性的84%。不过到2002年,也就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10年后,女性参与劳动的比例降到46%,平均收入为男性的79%。

  中国的许多大学都采取了“晋升或离职”的政策,也就是说,科学家只有在6年的试用期结束后通过考核,才能获得永久职位,而这一试用期,常常与女性的生育年龄相重合。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科学领域也有一个“泄漏管道”——也就是在科学职业发展的每个阶段,往上走的女性会越来越少。2016年,中国硕士学生和博士学生中女性的比例分别是53%和39%。而在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学者中,女性所占比例跌落到仅14%(该基金旨在帮助45周岁以下研究人员成长为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

  2010年,中共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在联合文件中呼吁制定政策,帮助有才干的男性、女性平衡好工作和家庭。该文件主张使专业工作场所中的男女比例更平衡。2011年,中国科技部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了政策文件,支持女性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职业发展。201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人中,70%的女性和24%的男性支持通过平权行动矫正女性面临的历史性劣势。围绕生育和亲权的措施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男性与女性均包括在内)。

  在中国,大部分资助和职位申请都有年龄限制,而改变这些要求也是对女性科学家的一种支持。因此在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女性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的年限从35岁放宽到了40岁,而男性的年龄限制仍然是35岁。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模第二大的基金,也是基础科学领域青年学者获得国家资助的主要途径。截至2016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约41亿美元的项目资助预算中,青年科学基金占到13.8%,在其资助的项目中,39%是个人项目。

  除此之外,中国也设立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男性38岁以下、女性40岁以下均可申请。该基金每年资助大约400个项目,占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预算的2.2%。根据另一项新政策,女性出于休产假的原因,可申请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项目期限(不包括资助金额)至多延长24个月。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承诺将增加评审委员会中女性科学家的数量,不过没有确定具体名额。基金委建议评审委员会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优先考虑女性申请人;还加强了对受其资助的女性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宣传工作;此外,它还开始收集有关申请人和获资助者的性别数据。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CASTED)调查了5800多名科学家,了解他们对于性别角色和当前政策的态度。

影响与展望

  上述政策推出后有影响吗?结果显示,2011年放宽年龄上限后,女性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的比例从37%增长到48%,人数猛增94%,至25694人;其中约1/3的女性年龄在36-40岁之间。同期男性申请人的数量增长23%,至28397人。在此之前的一年,男女申请人数量的增长比例分别是25%和31%,部分原因在于:从2006年到2016年,获得科学和工程学博士学位的人数大幅增加了58%。

  2011年,女性获资助的比例从33%上升到43%,并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尽管如此,女性科学家获得资助的机会还是略有下降,从2010年的21%(男性为24%)降至2016年的19%(男性为26%)。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其他项目中,女性的成功率都比较低。我们很难将这一现象归因于歧视、申请风格的差异或其他原因。但我们确实观察到,36-40岁的女性申请人的成功率低于年轻女性。不过抛开这些不谈,获资助的女性人数正变得越来越多。

  2010至2017年间,女性在评审委员会中的代表比例上升了45%,达到13.3%。虽然这一比例仍然很低,但始终高于1986年至2009年6%左右的水平。截至目前,还没有女性因为生育原因而申请延长项目期限。不过,我们认为如果她们知道有这项政策,很多人会申请延期:在2016年的调查中,有60%的女性科学家表示她们从未听说过该政策。

  虽然这些措施相对较新,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影响相对有限,但超过70%的女性科学家受访者预期每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都能带来积极影响。同样受访的男性科学家的反应则没那么热烈,他们中约60%的人认为放宽女性申请人的年龄限制会对其所在领域产生积极影响,53%的人认为因产假而延长项目期限可以对其所在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只有39%的男性认为,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增加评审委员会的女性人数或优先考虑女性申请人对其所在领域有益。

  普遍问题

  和其他地方一样,中国职场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也很常见。2015年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时遇到了性别歧视。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调查发现,即使是在科学家群体中,也存在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偏见和负担(参见“性别态度”)。超过20%的男性和大约10%的女性同意这样的观点:“男性的成功在事业,女性的成功在家庭”,以及“

  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当项目主持人”。对于第二种观点,48%的男性和81%的女性持反对意见。(我们没有进行反向询问,例如女性是否更有领导能力。)

  女性是能够感受到这些态度的影响的。32%的女性科学家报告称,她们在第一次求职时,遇到了只想招男性的雇主。鉴于84%的参加调查的女性年龄在45岁或以下,我们必须假设,近几十年来,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大部分都遭遇了性别歧视。

  正如美国社会一样,在抚养子女、照顾老人和其他家务劳动方面的责任分配不均也阻碍了中国女性的职业发展。在我们调查的已婚科学家中,30%的女性表示大部分的家务都由自己做,与此相对的男性比例仅有6%。2%的女性研究人员和18%的男科学家表示,自己的配偶承担大部分家务。此外,中国从2013年起逐步取消了一孩政策,这增加了女性抚养子女的责任。

相比于男性,女性为了升职而迁居他乡的可能性较低。一位学者曾探讨为何在2011年获得德国资助项目访问学者资格的中国研究人员中,只有11.4%是女性。他得出结论的是,对于女性来说,因为婚姻、家庭的关系, “迁移代价”比男性要高许多。整个中国社会,尤其是科学界,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我们从乐观的角度看,直接的政策改变正在带来积极影响。但是,作为一个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作用是有限的。 

  招聘、评估和晋升,这些决定都由具体机构负责。下一步,将需要中国研究系统的其它组成明确承认,科学界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阻碍了女性享受与男性同样的竞争环境;还需要采取措施消除现有的性别偏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