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份蠕虫神经系统无线通信图揭晓

    首份蠕虫神经系统无线通信图揭晓
    据6日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的论文,英国研究与创新署领导的团队绘制了第一份图谱,显示了微小蠕虫神经系统中的每个神经元是如何进行无线通信的。在研究神经元通过神经肽(一种极短的蛋白质)进行交流方面,这一巨大进步有助于科学家了解人们的情绪和精神状... 

    2023-11-07

  • AI不仅能译古文还会断句

    AI不仅能译古文还会断句
    古籍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但由于语言的演变,理解古籍文献的难度较大。11月4日,记者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电子与信息学院金连文教授所在的深度学习与视觉计算实验室近日发布了通古大模型、古籍文档分析与识别系统、彝文文档分析识别系统等多项成果... 

    2023-11-06

  • 人工智能可用人类“化学直觉”

    人工智能可用人类“化学直觉”
    《自然通讯》3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能部分重现职业化学家在工作中积累的集体知识,这类知识通常被称为化学直觉。研究团队认为,该研究或使今后的药物研发更高效。 传统上,药物与化学发现需要依靠试错实验和研究人员在工作中积累... 

    2023-11-01

  • 头皮比脸皮更脆弱易老

    头皮比脸皮更脆弱易老
    头皮油腻瘙痒、头屑增多;头发干枯分叉、脱发严重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或许正是头皮在发出预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洁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提高人们对头皮健康的认识,瑞士HICAS生物研究中心于2012年8月将每... 

    2023-11-01

  • 这项“有味道”的技术能遏制超级细菌

    这项“有味道”的技术能遏制超级细菌
    不仅能治疗肠道疾病,还能打败耐药的超级细菌,对脑部及神经疾病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什么神药?说出来许多人不敢相信,它就是粪菌。 日前,一位90岁老人感染艰难梭菌,且经常规治疗后多次复发。而医生在病人肠道放置一根软管,仅仅移植一次粪菌就治愈了病... 

    2023-10-26

  • 元宇宙时代,谁在割谁的韭菜?

    元宇宙时代,谁在割谁的韭菜?
    2021年双十一,已经是元宇宙大火六个多礼拜的日子了。那一天,我独自在电商网站上徘徊,遇见粉丝Z君,他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元宇宙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我上厕所的时候,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我也觉得有写点东西... 

    2023-10-23

  • 天文学家探测到最远快速射电暴

    天文学家探测到最远快速射电暴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一个国际团队发现了一次持续不到一毫秒的宇宙无线电波暴发。这是迄今探测到的距离最远的一次快速射电暴(FRB),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确定其来源于一个极其遥远的星系,它的光来自80亿年前。该FRB也是迄今观测... 

    2023-10-23

  • 迄今运行AI最快芯片“北极”面世

    迄今运行AI最快芯片“北极”面世
    美国IBM公司最新推出了一款类脑芯片北极,其运行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像识别算法的速度是同类商业芯片的22倍,能效是同类芯片的25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10月1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 北极芯片将其计算模块与存储信息的模块交织在一起,允许每个计算核心像访... 

    2023-10-23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小电阻撬动大产业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小电阻撬动大产业
    从原料入库到电阻印刷、烧结、镭射切割,从筛选到表面处理、磁选再到测包、成品入库很难想象,生产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电阻,要闯过这么多关卡。 10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四川南充溢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 

    2023-10-21

  • 套百兆瓦级全人工地下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开工

    套百兆瓦级全人工地下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开工
    10月20日,大唐中宁100MW/400MWh压缩空气储能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启动,项目配套国际首套全人工地下储气库的100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标志着我国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大唐中宁储能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聚焦地... 

    2023-10-20

  • 首页
  • 上一页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下一页
  • 末页
  • 67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