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研发出超强共晶高熵合金丝材

    科学家研发出超强共晶高熵合金丝材
    高性能金属丝材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海洋船舶等领域。日趋复杂和极端的服役环境迫切需要发展高强塑性能的金属丝材。然而传统的高强合金丝材(如珠光体钢丝)通常伴随极低延性,这种强度-塑性的固有互斥严重限制其应用。近年来基于全新合金设计理念的多主元... 

    2022-12-17

  • 浙大科研团队成功将光合作用搬进动物细胞

    浙大科研团队成功将光合作用搬进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也可能拥有和植物一样的光合作用,逆转细胞退变衰老的时光之门被敲开。北京时间12月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原创性科研成果被国际期刊《自然》杂志以长文(Article)形式刊登,成为国内首篇登上《自然》杂志的骨科研究文章。 浙江大学医学... 

    2022-12-09

  • 我科学家探索鸟类头骨演化奥秘

    我科学家探索鸟类头骨演化奥秘
    现生鸟类虽然没有手,但具有极其灵敏的喙,能够取代手完成大量精细的动作。研究认为,这是由于现生鸟类具有头骨可动性其头部的部分骨骼能够发生相互独立的运动。但是鸟类的始祖恐龙并不具备这样奇特的构造,那么,演化是从何时开始的?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近... 

    2022-12-07

  • 在长江口打捞“时间胶囊”

    在长江口打捞“时间胶囊”
    长江口二号古船模拟图。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11月21日,露出真容的古船桅杆。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11月23日,研究人员对前期出水的瓷器做化学成分数据分析。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11月20日深夜,奋力轮现场指挥部里的工作人员。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11月20日,在奋力... 

    2022-12-06

  • 科研人员首绘小黄鱼全基因组精细图谱

    科研人员首绘小黄鱼全基因组精细图谱
    17日,记者从浙江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小黄鱼科研团队与美国奥本大学、厦门大学合作,首次完成小黄鱼全基因组组装注释与精细图谱绘制,为建立小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培育高产抗病优质良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技术手段,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 

    2022-12-05

  • 我国将发展下一代北斗系统

    我国将发展下一代北斗系统
    我们要向深空走,时空基准要靠中国自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在银河系更远的空间里有没有时空基准,我们在努力,相信下一代时空基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可期。... 

    2022-11-05

  • 衰老中起重要作用的抗炎分子找到

    衰老中起重要作用的抗炎分子找到
    衰老涉及复杂又多样的特征,例如炎症、压力、新陈代谢变化等等。现在,由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揭示了另一个与衰老过程有关的因素,即一种名为SGDG(3-磺基半乳糖基二酰甘油)的脂质,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大脑中下... 

    2022-11-02

  • 新材料可延长航天装备服役期

    新材料可延长航天装备服役期
    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和中国、波兰同行们共同研发出能够延长航空航天领域贵重零件服役期的新材料,还能保护金属涂层免遭腐蚀。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合金与化合物杂志》上。 南乌拉尔国立大学新闻处表示,带有罕见特性的3种新材料是中俄波三国科学家联合... 

    2022-10-23

  • “穿”在身上的健康管家(科技大观)

    “穿”在身上的健康管家(科技大观)
    不久前举行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不少观众在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体验了一款迷你心电仪智柔心电贴。它轻薄小巧,可随身佩戴,能实时监测动态心电数据,实现多维测算和及时预警。在展会上,类似的新型可穿戴设备,吸引了不同年龄阶段人士的关注... 

    2022-10-20

  • 中国卫星数据显示全球净碳已达六千兆吨

    中国卫星数据显示全球净碳已达六千兆吨
    据外媒报道,一颗旨在监测全球碳输出的中国卫星创造了研究人员所说的第一个全球碳通量地图。这颗卫星被称为Tansat,并发现全球净碳为六千兆吨。从这个角度来看,六千兆吨大约是所有活人质量的12倍。 研究人员说,根据卫星收集的数据,这一质量的碳似乎每年都... 

    2021-07-26

  • 首页
  • 上一页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下一页
  • 末页
  • 6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