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绶琯:永垂天幕的“科学启明星”

    王绶琯:永垂天幕的“科学启明星”
    王绶琯(19232021),天文学家,教育家,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1936年考入马尾海军学校,始学航海,后转造船。1945年赴英国留学,在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造船班深造。1950年改攻天文... 

    2024-03-27

  • 王育竹:一生只为打造最精准的“定时神针”

    王育竹:一生只为打造最精准的“定时神针”
    1957年11月,毛泽东主席到访苏联,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学生。在汹涌的人潮中,有一个25岁的河北小伙子,苦于挤不到前排,他灵机一动,攀上了礼堂高高的窗台,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更好的视野。 这个小伙子叫王育竹。虽然他此刻能看到敬爱的毛主席了,却听不懂... 

    2024-03-25

  • 王德江:追“光”十七载 无怨也无悔

    王德江:追“光”十七载 无怨也无悔
    每年都会遇到很多坎儿,每一道坎儿都得过去,过不去就没有现在的我和团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研究员王德江告诉《中国科学报》,2024年也不例外,有好几个坎儿在前方等着,我和团队必须按照节点交付项目。 王德江... 

    2024-03-25

  • “水稻医生”何祖华:把论文写在稻田里

    “水稻医生”何祖华:把论文写在稻田里
    他总是习惯于把水稻秧苗比作孩子。在他的心里,这些翠绿的小植株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未来,也是满足百姓日常之需的根基。 深耕田间,与稻瘟缠斗几十载 何祖华对粮食的记忆要追溯到少年时代,当时,何祖华就想,将来有一天大家都能吃上喷香的新米饭,该是多么幸... 

    2024-03-24

  • 盖钧镒:披星戴月,深耕田间60载的“大豆院士”

    盖钧镒:披星戴月,深耕田间60载的“大豆院士”
    已是深冬时节,晚上10时半,清冷的月光打在地上,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一片静寂。树影摇曳间,一位老者沿着小径,打着手电筒缓步前行。几十年来,只要不出差、不下田,盖钧镒就会出现在这条小路上。 祖国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1936年,盖钧镒在江苏无锡出生,1... 

    2024-03-21

  • 盖钧镒:披星戴月,深耕田间60载的“大豆院士” 盖钧镒把一生都给了大豆

    盖钧镒:披星戴月,深耕田间60载的“大豆院士” 盖钧镒把一生都给了大豆
    已是深冬时节,晚上10时半,清冷的月光打在地上,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一片静寂。树影摇曳间,一位老者沿着小径,打着手电筒缓步前行。几十年来,只要不出差、不下田,盖钧镒就会出现在这条小路上。 祖国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1936年,盖钧镒在江苏无锡出生,1... 

    2024-03-17

  • 陈达院士:大漠孤烟里的“蘑菇云斗士”(下)

    陈达院士:大漠孤烟里的“蘑菇云斗士”(下)
    可每一课,他都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上课。不坐板凳,使用粉笔满黑板地写版书,做推导。他说,给本科生上课,像是手把手教学,差不多没啥大毛病可不行,这股子认真劲儿令人感动。 我一生都是在从事核科研工作,现在的年龄,有了积淀,也有了更多的相对成熟的... 

    2024-03-14

  • 陈达院士:大漠孤烟里的“蘑菇云斗士”(上)

    陈达院士:大漠孤烟里的“蘑菇云斗士”(上)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两,一,起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朵耀眼的蘑菇云,在罗布泊的沙漠中腾空升起,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了。为了中国的核事业,陈达院士在戈壁滩奋斗了30年。 1963年,陈达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工作... 

    2024-03-12

  • 陈达院士:大漠孤烟里的“蘑菇云斗士”(下)

    陈达院士:大漠孤烟里的“蘑菇云斗士”(下)
    可每一课,他都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上课。不坐板凳,使用粉笔满黑板地写版书,做推导。他说,给本科生上课,像是手把手教学,差不多没啥大毛病可不行,这股子认真劲儿令人感动。 我一生都是在从事核科研工作,现在的年龄,有了积淀,也有了更多的相对成熟的... 

    2024-02-29

  • 陈达院士:大漠孤烟里的“蘑菇云斗士”(上)

    陈达院士:大漠孤烟里的“蘑菇云斗士”(上)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两,一,起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朵耀眼的蘑菇云,在罗布泊的沙漠中腾空升起,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了。为了中国的核事业,陈达院士在戈壁滩奋斗了30年。 1963年,陈达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工作... 

    2024-02-29

  • 陈立泉:心系“电池”事 肩扛国家责

    陈立泉:心系“电池”事 肩扛国家责
    84岁的陈立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研究员。 近半个世纪以前,他远在德国,见微知著,修一封家书回国,中国锂电池行业命运从此改变;国际风云变幻,他逆流而上、独辟蹊径,打破国外封锁,实现中国锂电池从无到有;全球锂... 

    2024-02-26

  • 尹泽勇:四十年铸就“中国心脏”,半世纪挺起空天脊梁

    尹泽勇:四十年铸就“中国心脏”,半世纪挺起空天脊梁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就在40年前,玉龙发动机启动预研,以总设计师尹泽勇为首的中国航发人正式起笔,书写了中国自主创新研发航空发动机谱系的关键历史,成就了让中国飞机装上强劲的中国心的传奇经历。 尹泽勇院士(AI素描绘... 

    2024-02-23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 末页
  • 4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