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宣传一批长期扎根渭南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代表,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的热情,为谱写渭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渭南市科协决定开展渭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并将于近期在渭南科普网和渭南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共同推出《渭南最美科技工作者风采展》,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渭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刘永生。
17岁自学中医救治乡邻,40年躬身村镇甘当村医。在服务基层群众的同时,刘永生不断学习、不断摸索,用中医古方和针灸实践医治病患无数,既传承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又让科普防病知识深入人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科技工作者敢想敢干、敢于创新的担当和责任。
68岁的畅菊梅儿女都在外上班打工,平日只有老人守着家。每个周一下午,刘永生都要到畅菊梅家健康问访。特别是疫情期间,他专门教授的一套保健操,让畅菊梅学会了“宅家”抗疫。现在,做保健操锻炼身体,也成了畅菊梅每天的生活习惯。
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村民 畅菊梅:“从疫情开始,刘大夫叫我天天做这个操,对这老年人血管啦,颈椎啦都有好处,叫我学会以后带动这群众都学,这老年人就是自我保健。”
除了畅菊梅,村民张志智家也是刘永生的固定问访对象。前段时间,张志智儿媳妇右腿被烫伤,刘永生用他研究的中医疗法达到了治疗效果,不仅没收一分钱,固定问访和日常卫生知识宣传还从来没有间断过。
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村民 张志智:“我屋这个情况,永永和他这个儿子刘博经常隔三隔四,两天就要到屋来检查身体,问一下情况,再一个宣传些疾病预防的知识和一些卫生知识,对我家的帮助很大。”
村医不大,但承担的职责不小。从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到慢性病管理、疾控防疫等,刘永生都要操心。为了学习中医知识,熟练中医操作和得到最准确的中医体验,从医40多年来,刘永生捉过麻雀做实验,在自己身上扎针体验,先后实践出“透皮疗法”、“走罐疗法”、“敲击疗法”、“火针疗法”、“放血疗法”等中医绿色疗法,记录总结了百余本医学笔记。他还把庭院环境卫生、饮食起居等编成顺口溜做宣传,引导群众从日常生活开始,做好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
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村医 刘永生:“以前我作为一个乡医来说,(就是给)群众把病看好,但现在呢,我们从给群众把病看好转移到大健康,要科学的预防科学的管理,主要是给群众做好宣传,有些东西你不宣传他就不知道,他知道看病看病,而是要预防病,预防大于治疗。”
刘永生说:近年,村上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卫生室不仅配置了心电设备、化验仪器等,他还让儿子到专业医学院校学习进修,为的就是给群众提供更精准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最大程度减轻农村群众看病跑路远、费用高的负担。
就是这份医者仁心让刘永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也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三秦楷模、三秦最美医生等多项殊荣。
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村医 刘永生:“作为我来说,要在中医方面我要多学习多摸索,科学防病科学治病,为群众服好务。”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