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西迁精神 砥砺初心使命 ------记陕西省“西迁精神传承人”张威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2021-11-03 09:25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联合开展的寻找“西迁精神传承人”主题宣传活动评选结果揭晓,评选出的20名西迁精神传承人中,由渭南市科协推荐的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威入选。


       张威,北京通州人,中共党员,现任陕铁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工作中,张威同志牢记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嘱托,坚持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矢志爱国奋斗奉献,在平凡的岗位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主持承担省科技厅、省社科联、省教育厅等省部、市厅级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SCI、EI、南大、北大等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撰写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曾获得全省教育系统工会“优秀工作者”、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优秀调研成果“特等奖”、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指委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征文评选“一等奖”等各级各类荣誉奖励30余项,其中两篇获奖文章分别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收录。


 
        张威的西迁情结最早源于他的老父亲。1949年11月,其父在北京考大学期间,响应国家号召,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卫生部,参军入伍。1950年2月担任东北军区卫生防疫团第六连第一排排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美军战机轰炸的危险,多次到丹东辑安鸭绿江边抢救、护送、救治伤员,当时所处的环境每天都可能面临牺牲,但是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战,其父所率战士没有一个人当逃兵怕牺牲,就此该排被团部评为“尖刀排、英雄排”。1952年12月,朝鲜战争趋缓,东北军区防疫团决定让这些“墨水喝的多”的同志转业,到祖国建设更需要的地方去。1954年8月,时任中苏友好协会主席(干部身份)的父亲,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老党员,再次响应国家号召,第一个报名参加,决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打起背包就出发,支援大西北建设。

 
        当年西安交通大学建设的配套项目兴庆公园人工湖正在选址开挖,其父担任陕西工业大学(今西安理工大学前身)团委书记一职,作为党员知识分子,义无反顾的冲在最前面,连续奋战了几个月,后期落下了长期的心衰,但他从不叫苦喊累。现今的其父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美援朝战争”荣誉勋章,被中共中央授予“光荣在党50年”荣誉称号,全家也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光荣之家”荣誉。
        作为老父亲唯一的小儿子,子承父业正是其父的最大心愿。长期以来,接受其父的正面教育和引导,谆谆教诲下,他早早就光荣入党。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当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弘扬“西迁精神”,生动诠释吾辈应有的责任,肩负使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根一线,建设西部,真正成为无愧于时代的“西迁人”。




 
        2011年,研究生毕业的他,抵挡住可以回北京的诱惑,辗转从南京回到了陕西,父子两代齐上阵,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大西北的建设中,之后他又从西安来到了渭南,扎根一线教育工作,一干就是10年,默默地诠释着“西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秉承陕铁院“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和“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学校精神,他进一步认识到:当老师,就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做研究,就要皓首穷经,甘于多重寂寞,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扎根一线。
 
        一、 关爱师生,情系教育
        在陕铁院工作期间,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他想方设法为年轻教师成长铺路搭桥。鼓励年轻教师学习深造、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夯实自身的科研创造能力。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他把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孩子。为班级学生患重症的父亲捐助1000元、连续资助4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指导7名学生完成勤工助学岗位工作、组织红色文化研读会学生社团开展“现地教学”,竭尽所能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相当好的成绩。他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是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的发展后劲和靠山。
        二、 公而忘私,勇于奉献
        他平时以身作则,工作干在前,利益放在后。2020年12月,80岁的老母亲住院手术,在最需要儿子鼓励支持的时候,他没有陪在老人身边,而是在科研一线深耕细作。在教研工作的关键时刻,他都能“舍小家顾大局”,认真负责,严谨扎实,经常看到他那略显驼背的身躯整日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就在今年4月,因奢命探究科研创造,长期熬夜加班,身体过度劳累而导致尿血,但他还是没喊苦叫累,依然忘我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一线,为即将完成的省级项目反复的修改完善研究计划和结题报告,得到项目组成员的高度认可。
        三、引领创新,求真务实
        近20年的一线教育工作中,他承担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哲学与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中锐意探索大胆革新,紧跟思政课程大发展的时代步伐,创新构建出工作过程中独特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投入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以及学校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活动中,主动联结省内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拓展教学渠道、挖掘教学资源。在担任学校党史教育宣讲团过程中,先后为多个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团体宣讲“西迁精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知识分子要以实际行动弘扬和继承“西迁精神”,就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拿出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拼劲、拿出抓铁有痕力能扛鼎的狠劲,拿出斗志昂扬精神抖擞的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夺取教育科技新征程上更大的胜利。
        “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是“西迁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像张威这样常年身处一线默默传承和诠释“西迁精神”的“西迁人”还有很多!张威说:我是一位幸运的“西迁精神”传承人,我有国家、社会和学校给予我的关怀和温情,我并不孤单!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