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5月30日是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是“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宣传一批长期扎根渭南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代表,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的热情,为谱写渭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渭南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开展了渭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近期,市科协和渭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渭南最美科技工作者风采》系列展播节目,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渭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丁松年。
丁松年,共产党员,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副部长兼信息中心主任,陕西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服务联盟、工业云智库专家,西北工业大学智能工业和信息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离散重型装备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团队首席工程师。
25年来,丁松年扎根制造业一线,顺应数字经济变革浪潮,聚焦离散装备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从事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赋能等方面创新应用工作,结合全省两化融合、数字化制造发展进程,努力创新,积极实践,承担了多个中省智能制造应用项目及相关标准的编制工作,获得中省项目资金资助660万。参编6项地方标准,获得3项软件著作权,个人获“2015年度中国制造业杰出CIO”,在国内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在公司信息化发展历程中,丁松年被公司任命为技术总负责,主持实施了中冶陕压多项数字化平台,打造标准的主数据流接口规范及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科技创新并细化企业过程运营数据和管理进程数据,保证物资、信息、价值、时间“四流”合一。
在工作中,丁松年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严谨和勤奋的态度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装备制造业工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近年来,丁松年积极与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电信、陕西省信标委等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才引智。结合工作实际,先后申报了县市级专家工作站并建立实验室;开展了以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以工业互联网+5G(MEC)为依托,实现科研成果开发转化,以创新驱动赋能企业和区域,引领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和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合作项目。
希望“最美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渭南发展蓝图,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也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大力弘扬科技报国、敢为人先、干事创业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为把渭南建设成为“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贡献智慧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