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松烈:扎根基层,农民的认可最珍贵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2022-06-28 11:08
  

1950年8月,余松烈在山东大学农学院讲授新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并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利用种间杂交开展分枝小麦的育种工作,一直到1966年。在这期间,他培育出“山农1号”“山农3号”,研究出小麦深耘断根增产等栽培技术。

1974年,他主动要求到滕县农村进行人工小麦精播高产栽培试验。1976年,在山东滕县种精播试验田时,创出了小麦平均亩产638公斤的高产记录。一直到1978年,余松烈才返回学校。他在滕县开展冬小麦精播试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研究,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6年5月,余松烈(右二)在肥城汶阳镇砖西村麦田考察

虽然荣获了众多科技奖项,可在余松烈眼里,更看重的是滕州120万农民赠与他的刻有“科教兴农,功勋卓著”的金质“丰收”勋章。他说:“这是一生中获得的无上荣誉,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没有什么比农民的认可更加珍贵。”

“科教兴农,功勋卓著”勋章

2016年4月20日,96岁的余松烈因病逝世,弥留之际,还经常重复着“等身体好了,我还要下田”。他一直说:“只有当人民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最终把科学知识转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