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尽,“声”生不息——记中科院声学研究所机动平台水声探测技术攻关团队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2022-07-11 11:15
  

 100多年前,人类发明出声呐,利用声波探测水下冰山,以防轮船与冰山发生碰撞。时至今日,声呐不仅成为水下探测、定位、通信与导航的高技术装备,而且是水下平台获取、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纷繁嘈杂的海洋里,怎样才能让水下平台探得更远、更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了一支特殊的技术攻关团队。他们以三代人的力量,历时三十余年,把声波探测技术从纸上的公式,变成了水下可实际应用的系统,又把系统的性能一步步提高,推向极致。

  “终极比武”

  2022年4月中旬,一个海上平台,气氛安静而紧张。

  一场始于2020年的擂台赛迎来了“终极比武”。两支来自不同机构的团队要比比看谁的系统探得更远、更准。

  其中一支团队只有两位看上去有点少不更事的小伙子,他们聚精会神地操作着设备,似乎有点紧张。

  从第一天早晨6点到晚上9点半,再从第二天早晨6点到中午12点,时针走了一圈又一圈,两支团队各自交出了答卷。

  “所有结果都有了,可以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咱们的技术能力没问题。”两位小伙子疲惫地相互安慰了一下。

  他们来自声学所机动平台水声探测技术攻关团队。两年前,这支团队和竞争对手摆下擂台,既要比拼双方过去的基础和团队实力,又要比拼双方满足用户新需求的技术创新能力。之后的两年里,他们曾一度处于不利地位,连有些行业知名专家都关切地问:“你们还干吗?都这个样子了,还能赢吗?”

  作为团队负责人,声学所研究员郭良浩从未想过放弃。“国家需要通过竞争遴选出好的装备,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尽可能地展示出装备的技术水平和应有的能力,满足用户需求,供用户选择。”他说。

  在“终极比武”中,这支以“80后”为主力的团队,最终派出了“85后”章伟裕和“90后”董阁。

  郭良浩曾为“孩子们”捏了一把汗。20年前,年轻时的他也曾经历过一次类似的海上试验。“紧张源于未知,实验室里的结果很漂亮,到了海上还能不能拿出同样漂亮的结果?”郭良浩回忆道。

  一个月后,“比武”结果公布,声学所团队最终以大比分优势胜出,将继续承担后续一系列新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制任务。

  “声学所核心技术水平确实过硬!不然怎么能在这么不利的情况下扭转局面!”用户和行业专家赞叹。

  听到这话,郭良浩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他心里清楚,是三十多年、三代人的技术积累让他们得以反败为胜。

  三十年,三代人

  从1990年开始,中科院院士张仁和带领声学所科研人员开始探索水下探测新原理。这种新原理一直被很多国内外同行评价为“理论很好,但不实用”。

  相比国内外同行的意见,张仁和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们自筹经费开展原理性实验。

  作为张仁和的博士研究生,郭良浩在1996年加入团队。“水下声场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地图一样,坑洼不平,其实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的研究就是要把这些特征准确预报和测量出来。”郭良浩说。

  经过多年努力,水下探测新原理得到了实验验证。成果也激起了用户的兴趣:“能不能在我们的水下平台上使用?”

  于是,在用户部门大力支持下,一种新体制的水下平台探测系统正式立项研制。

  从此,团队就像上了发条一般,健步如飞。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装备研制、设计定型,并交付用户使用……至此,他们自主研制出了世界首台、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体制水下定位系统。

  张仁和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他常告诫年轻人:“不能取得了一些成绩,就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往前走,要从应用中不断发现和提炼出新的科学问题,并不断解决和提高,这样才有意义。”

  在三代人的接力下,近十年,团队先后承担并完成了5项国家水下平台技术攻关及其装备研制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效果。

  郭良浩还记得,1996年,他刚加入团队时,团队人不多,学科专业相对简单,主要从事水声物理基础研究。到2016年,“85后”小伙章伟裕正式留所工作时,这支团队已是另一番景象。

  “大家在同一个实验室里做交叉研究,有做水声物理的,有做信号处理的,有做传感器的,有做电子工程的……”章伟裕说。

  如今,团队成员中人才济济,有院士、有杰青,其中40岁以下占75%以上,博士以上学历和中共党员约占90%。

  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郭良浩深感欣慰:“后继有人了!”

  无形的筛子

  这支团队里似乎有一只无形的筛子,它筛出并留下了那些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完美匹配的人,而这种匹配能汇聚出强大的动能。

  张仁和已经86岁高龄。这些年,他因为身体问题接受了数次手术,但他仍在坚持上班、出差、做实验。他总说:“水声学是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到实验现场看一看,万一数据处理碰到问题,你都不知道误差原因是什么。”

  只要在北京,张仁和都会一大早来到办公室,或推导公式,或写下新想法。当学生提醒他休息时,他说:“我需要的是时间,国家需要我,还有很多工作等着做。”

  团队成员刘建军的妻子、岳父、岳母这两年来先后患病做了手术,加上两个小孩需要抚养、照料,家里忙得不可开交。看到得力干将家里如此困难,郭良浩心急如焚,在实验室和党支部大力支持下,团队成员之间相互补位,密切配合,毫无怨言。作为中坚力量,他们立足本职、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团队成员和研究生投身于技术攻关、创造新成果。

  章伟裕这两年为了准备“终极比武”,要么在实验室做研究,要么在外场做试验。看看自己忙碌的生活,再看看同龄人五彩缤纷的日子,他也动过换工作的念头。只是,每当研究取得突破,每当试验取得成功,用户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时,那种成就感一次次把他从想逃离的情绪里拉回来。

  张仁和那代人满怀激情、无私奉献。“加班加点积极性很高,人必须有这么一种激情干工作,国家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郭良浩那代人常自我勉励。“科学院人的风格就是不管钱多钱少,国家培养咱一辈子,咱不能对不起国家。”

  对更年轻一代的人来说,外界环境就像冲刷礁石的海浪,难免将一些激情磨平。郭良浩总是想尽办法为年轻人争取更好的岗位、更好的待遇和更好的后勤保障。“干事业,首先要把人培养好。没有人,事业就完了。”郭良浩说。

  好在,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年轻人总是令人欣慰的。“选择留下来的人,都是有着无比深厚情怀的人。”说这话时,“90后”小伙子董阁仰起头,“我们在为国家付出,也在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我们觉得这样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