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程天民:14次深入堪称“死亡之海”的核爆禁区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2023-05-30 06:27
  

1965年5月14日,中国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并能进行空投的国家。不待核爆炸的烟云散尽,研究人员便冲进爆炸中心查看现场情况,以便于后续实验的展开。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不可避免要受到射线照射。但这样的试验,一位院士先后参加了14次。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防原医学(核武器医学防护学)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军人——程天民

程天民

战火喧天的求学岁月

1927年,程天民出生在太湖之滨、竺山之西的江苏宜兴周铁镇,当地尊师重教的人文氛围,使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宜兴沦陷,百姓饱受苦难,这让还在读小学的程天民十分愤怒,立下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誓言。

1942年,程天民考取从苏州迁至宜兴的苏州中学。受战争影响,三年高中三易校址,学生们只能在祠堂庙宇里学习。这样艰苦的环境培养了程天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锻炼了坚强的人生品格。

1944年,程天民(右一)在苏州中学高中三年级时与4位同学的留影

1945年7月,高中毕业后的程天民徒步穿越封锁线,从宜兴到达安徽屯溪(今黄山市)报考大学,并被三所大学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国立中正医学院(现陆军军医大学的前身之一),从此走上了学医报国的道路。

程天民大学学习时的英文笔记

当时的国立中正医学院教学要求相当高,学院实行全英语教学,教科书也几乎都是英文原版教材,考试制度也非常严格。在这样的严苛条件下,程天民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1949年,刚穿上军装的程天民(右一)和同学在校园里合影

期间,程天民还和老师一起组织领导了护校斗争,使学校完整无损地迎来了解放。南昌解放后,中正医学院改名为南昌医学院,随后与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合并成立华中军区医学院,程天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病理学助教。

14次参与核试验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中央做出了要研制核武器的重大决策,同时部署了与此相关的放射医学、放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启动工作。

1958年,为迎接全国、全军第一次放射医学学术会议召开,学校抽调程天民等人组建研究组,首次开展急性放射病研究。在没有任何资料参考的情况下,程天民等人通过医院放射科的深部X线机进行实验和病理学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程天民在会上作了“急性放射病并发感染和出血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的报告,得到一致好评。从此,他与防原医学,也就是军事医学中的“核武器损伤防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程天民亲手绘制的《病理解剖学图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振奋。一心想要为中国国防事业尽一份力的程天民更是激动不已,他立即请求参加核试验并获得批准。从1965年起,他先后率研究人员14次奔赴戈壁滩参加我国核试验,实践着人生的重大转折。

1965年,参试队员自己动手修建实验用狗房

程天民和同事多次驱车直入核爆区观察记录现场情景。他亲眼目睹了核武器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后,开始严肃思考:如果遭到核袭击,将有多少人员受到杀伤?不进行研究怎么得了!这促使他下定决心从病理学转向核武器爆炸所致损伤的医学防护研究。

核爆炸后程天民进入爆区

在1964年至1980年的16年里,我国共进行了23次大气层核试验,程天民所在的军医大学参试分队参加了17次,他本人亲去14次,每次都冒着核辐射危险,每次都是第一个冲进爆区,进行大量病理实验,并获取大批最珍贵的原始数据。

1980年程天民(后排正中)带领军医大学参试分队部分成员在核试验现场合影

经过多次核试验后,国防科委组织了两次综合性技术大总结,对核效应结果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集中的专题总结。程天民主持并执笔完成的十多万字、三百多幅图片的专题报告,成为国际上这一领域最全面系统、真实深入、最具学术权威性的病理学文献。

之后,程天民对此前获取到的资料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再总结,编著形成了《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成为我国首部以本国核试验资料为基础可供平战应用的专著。至此,我国自己的防原医学学科内容体系逐渐形成,程天民作为我国防原医学开拓者、探路人之一的学术地位也由此奠定。1996年,程天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防原医学领域仅有的两名院士之一。

1993年程天民主持的“放烧和烧冲复合伤的病理学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停止核试验以后,程天民多次到马兰基地等荒漠地区执行新的任务,写下“戈壁战友分外亲,西出阳关有故人。马兰花开迎春雷,孔雀河畔献青春。雷声虽已远离去,号角催我又远征。大漠黄沙磨利剑,卫国安邦斩长鲸”的诗句;1998年再访马兰时,他又写下“神往马兰戈壁滩,十八年后重访她,老友新朋情深切,共叙当年战楼兰”,充分表达了对戈壁战友的思念和对参试岁月的怀念之情。

别样精彩的业余生活

科研工作是清苦寂寞的,而程天民的世界却无比丰富。医学研究是他的事业,诗词、书画、篆刻、摄影、京剧也是他的所爱,丰富多彩乐趣无限。

程天民题字

他的书法绘画与多位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为中国古籍出版社、香港特别行政区书画社一同编辑出版;他亲自撰写了《第三军医大学校歌》和“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大学校训。

程天民而言,正是得益于自然科学的理性思维与人文科学的感性思维相融合,他才常常于潜移默化中激发科学灵感,对研究工作产生多方面促进作用。

“紧紧张张、专心致志地工作,快快乐乐、健康潇洒地生活”是程天民的一贯主张。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染霜,程天民长期承担多重任务,熬更守夜、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如今已95周岁的他,离休后仍旧在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殚精竭虑,奋斗不止。他说:忆往昔,能为我国军事医学、特别是防原医学作了一些基础性工作,感到欣慰;想今后,看到一批批年轻的接班人在成长而更受鼓舞,坚信我国的军事医学事业,定将随着祖国的繁荣、强大和科技的进步、发展,阔步前进!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