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王德滋:“青山踏遍志未残”

来源:中国科学家  编辑:admin2023-05-30 06:58
  

原标题:“青山踏遍志未残”,他率先在国内发现S型火山岩

1962年9月的一天下午,安徽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北坡的一座小庙门前,风尘仆仆、满脸疲惫的三个人因饥饿难耐在此求助。两位年轻人,一人手持绘图铅笔,一人挑着两个装满了拳头大石块的大筐,一前一后护着一位年纪稍长、有些气度的人,这人拄着一根竹杖才能勉强站住——他的脚崴了。

谁能想到,这三个“狼狈不堪”的怪人竟然是南京大学地质系的老师,他们专程从江苏来这里考察花岗岩。三个人钻沟下谷、翻山越岭,克服了病痛、疲劳、饥饿,从九华街开始,经过天台正顶,到九华山北坡,“跑”了一个大剖面,科学规范地完成了考察任务。而他们的主心骨,正是崴了脚仍坚持爬山的时任地质系副主任的王德滋

王德滋

1927年,王德滋生于江苏泰兴一个小康之家,从小性格坚毅好强。

少年时的一次游览长江,让王德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当时他就有了“要像徐霞客那样,做一个地理学家,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想法。

如果说儿时的梦想是兴趣使然,那么长大后的情怀则是报国担当。

王德滋之所以坚定地选择地质学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主要受两位地质学界前辈的影响。高中时,他接触到同乡、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丁文江先生的事迹,极为感佩,尤其赞同丁先生崇尚实践和身体力行的名言“登山必到峰顶,移动必须步行”;后来他又读到著名地质学家、矿床学家谢家荣编写的中国最早的一本《地质学》,被其中美妙的地质现象和祖国的壮美河山所吸引。

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恢复招生。王德滋从报考的三万多人里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录取的五百新生之一,正式走上了地质科学的道路。

大学时期的王德滋

在名师指点下,勤奋好学的王德滋成长很快,基础打得尤其牢固。毕业后王德滋留校担任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面对国家建设急需大批地质人才的需求,南京大学连续三年停招本科生,大规模招收专科生,在校生最多时近千人,成为全校第一大系。学生多了,师资就更显不足,以王德滋为代表的青年教职工在关键时刻顶了上去。

虽然是负责一个班的教学任务,但是初出茅庐的王德滋并不慌张。他的秘诀在于咬紧牙关,认真备课!“给人一杯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他把讲稿写成了教案,独自反复试讲,坚持做到脱稿讲课,重要内容要讲深讲透,尤其要敢于面对学生,不能面朝黑板讲课。

26岁的王德滋白天上课,晚上辅导学生实验,严谨谦逊,待人诚恳,深受学生爱戴,学生们还在校报上发表了《为学生敬爱的王德滋助教》报道。

王德滋任南大地质系助教,1953年

站稳讲台后,王德滋开始挤时间搞科研。他利用业余时间早出晚归,乘车出城,步行进山,独自一人在野外观察、采集标本,将几十斤重的岩石标本背回来,再做室内研究分析,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江苏高资下蜀煌斑岩之研究》。论文资料扎实、分析客观、观点新颖,还敢于对权威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

改革开放后,王德滋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1980年,他在浙江莫干山调查研究时发现,莫干山顶为火山岩,山麓为花岗岩,且其间出现逐渐过渡状态,与传统观点认为的花岗岩与火山岩会产生明显界限不同,王德滋由此推测或许和它们成因相同有关。

带着这个疑问,王德滋指导学生来到浙江的一个火山盆地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二者在时间、空间和物质来源方面基本一致,这与之前的推测完全吻合,他们将其称为“时、空、源一致性”,并提出花岗岩是火山机构的“根”,二者属于同一岩浆系统。这种一致性把火山岩和花岗岩联系起来了,王德滋把它叫做“自碎火山-侵入岩”“次火山花岗岩”,这是他在国内首次提出的新理念。

这一概念的提出将我国花岗岩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更新的境地,对许多金属矿床的探测也有指导意义。

除此之外,王德滋还发现江西相山向东一直延伸到浙江的衢州附近,是一条富铀的S型火山岩带,这是我国首次发现S型的火山岩带,突破了外界认为中国没有S型火山岩的片面观点。

王德滋在江西考察S型火山岩

由于从事行政和科研管理工作需要占用大量经力,有时很难保证教学时间。王德滋转换思路,开始着手解决教学工作中的一大痛点——教材匮乏的问题。他见缝插针、分秒必争,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时间加班工作,在数年内,编写出了《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火山岩岩石学》等重量级的教材,对我国岩石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明星教材《光性矿物学》一经推出就成为地质行业内的畅销书,此后还多次再版。

王德滋还为南京大学学科建设和管理创新做了大量细致而富有建设性的工作,其积极影响延续至今。比如他提出在新形势下研究型大学特别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和“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四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平衡。

王德滋(右一)在实验室中指导研究生研究岩石薄片

1997年,王德滋于古稀之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此后,他将精力更多地放到宏观层面,他优化科研团队,组织交叉研究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科,进行多学科协同攻关,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建立了“陆缘伸展构造岩浆组合”,进一步推进了“大火成岩省”的研究,并荣获200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王德滋也十分重视地质遗迹的保存,他认为这些遗迹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贝”,一旦破坏,就不可能再生,损失不可估量!为此,他联合8位中科院院士,上书呼吁“停止开山采石,保护地质遗迹”,这一举措使得南京宝贵的地质遗迹得以保存。此后,王德滋继续为环境保护奔走呼号,多次参加生态考察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催生了多个生态示范区以及地质公园等的建设。

王德滋终其一生扎根于地质领域,倾情于祖国的山川大河,这一切都是基于他对党、家国、地质终生不渝的情怀。“人,青山踏遍志未残,热血沸,为霞尚满天。”便是对他孜孜不倦、严谨求实的科学人生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