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熙炎:与有机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2023-01-28 17:57
  

有一位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在将近七十年的科研生涯中,始终秉持着严谨自律,研深悟真的科研态度。上个世纪50年代,他参与了铀萃取剂的研究,实现了中国第一个萃取剂P-204的工业化生产,在中国原子能工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陆熙炎

陆熙炎院士

陆熙炎,江苏苏州人,1951年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由此开启了与有机化学的不解之缘。他先是跟随梅斌夫研究麻黄素分离,后调入汪猷小组从事链霉菌的发酵、提取和分离,并于1953年首次从低浓度的发酵液中分离出盐酸链霉素氯化钙复盐结晶,为中国抗生素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9年,由于原子弹研制工作的需要,陆熙炎奉调进入袁承业负责的核燃料萃取剂组工作,任大组副组长,兼第一小组组长,从事酸性磷酸酯型萃取剂的合成和生产。

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原料,其在天然矿石中的含量非常低,并且我国的铀矿资源以中小型为主,品质偏低,常与磷、硫及有色、稀有金属矿产共生或伴生,因而铀的萃取成为了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当时萃取化学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对萃取机理的解释非常混乱,也没有相关的教材,这使得合成工作的开展面临巨大艰难。陆熙炎等人只能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边学习边尝试,并逐渐确定需要的萃取剂种类。此后就是解决合成的问题,经过反复的探索、研究和试验,陆熙炎等选择了用五氧化二磷与醇直接反应来制备二-(2-乙基己基)磷酸,就这样萃取剂P-204诞生了。

虽然获得了萃取剂,但是纯度却并不理想,达不到标准。为了完成二机部下达的提高P-204的纯度,同时改进合成方法、降低成本的任务要求,陆熙炎尝试了多种方法,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

后来,他借鉴了文献资料中国外学者合成核酸的方法,并最终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了高纯度的萃取剂,提高了铀矿的萃取效率。1982年,萃取剂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陆熙炎为主要参与者之一。

完成这一任务后,陆熙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率领小组到东北的一处核燃料生产现场进行萃取剂的应用试验。陆熙炎在生产现场与工人同吃同住、一起劳动,检验萃取剂在矿场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帮助工人解决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陆熙炎亲身体验到了核燃料提炼工作的艰辛,但看到成功提炼出的铀时,他的心中总有说不出的高兴。

核燃料萃取剂研究小组部分人员合影(摄于20世纪60年代,左五为陆熙炎

1970年代末期,陆熙炎开始致力于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发现了很多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有机合成反应。1990年代,他发现的叔膦催化有机合成反应就是早期有机催化的成功实例之一。陆熙炎在化学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与荣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我自己认为有一个特点,不管什么工作,不管什么条件,我都认真去做。”陆熙炎在科研中始终以“严”字当头:严谨治学、严肃对待实验数据。正是这样严谨、不松懈的科学精神使得陆熙炎取得一项项重要的科研成果。

陆熙炎在三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