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渭南最美科技工作者风采展】王聪武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2023-06-04 17:25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宣传一批长期扎根渭南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代表,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的热情,为谱写渭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渭南市科协决定开展渭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并将于近期在渭南科普网和渭南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共同推出《渭南最美科技工作者风采展》,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渭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王聪武。

王聪武,合阳县农业农村局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生长在农村,学农又干农,对三农工作有深厚的感情。

达尔文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多年来,农民群众对良种的信任和渴求,产业的发展兴旺,国家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使王聪武深刻感受到做好种子工作的重要性。他始终把科技兴农、良种先行作为一项光荣使命,选育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坚持做一粒扎根渭北旱原的好种子。

农谚云:“种地选好种,好种多打粮”。因此,王聪武每年主持做好玉米、小麦品种试验示范,建好种子“三田”。先后引进晋麦97、衡6632等一批旱地小麦品种生产表现良好;示范推广的渭麦9号深受老百姓喜欢;在全县8个玉米生态区,筛选骨干品种,实现了县内主要农作物良种全覆盖,良种贡献率达到60%以上。

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王聪武积极开展了《陕西北部耐密型春玉米品种筛选与配套技术推广》试验研究,获得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单位和个人三等奖;经过10多年攻关,和张振江老师育种团队从2000多个种质资源组合中选育出适宜陕北、渭北春玉米区种植的品种“洽丰108”通过陕西省审定,弥补了40多年自主品种权缺失的局面。

在实施农作物种质资源护根行动中,王聪武用了3年多时间,主编出版了代表渭北特色种质资源的科普书、工具书、历史书《种子——合阳农作物种质资源综述》,保护种业“芯片”,填补了资料空白,为攻破种业“卡脖子”技术积累了源头基因,助推了种业振兴,贡献了种子力量。

希望“最美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渭南发展蓝图,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也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大力弘扬科技报国、敢为人先、干事创业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为把渭南建设成为“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贡献智慧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