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南市科技局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不断规范科技特派员管理,持续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促进了一批先进适用成果的转化,带动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为推动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近日,市科技局联合渭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渭南市科技特派员风采》系列节目,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渭南市科技特派员郑耀文。

富平县是全国著名的柿子之乡,富平柿饼产业近年来也是如同火红的柿子一样,一年更比一年火。把富平柿饼产业不断做强、推高的正是那千千万万的富平柿子种植人和柿饼加工人,在这群人中就不得不提郑耀文这位科技特派员。

2000年郑耀文成立了富平县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基点,郑耀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柿子的种植管理和柿饼的加工制作。在种植管理上,他发现最适宜制作柿饼的“富平尖柿”这个品种,即使是在优生区的富平也十分脆弱,如果管理跟不上,也难收获优质柿果。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摸索出一套“富平尖柿垄上密植控高栽植技术”。

2021年入秋以后,长时间的秋淋天气,导致柿树严重落果,富平县部分柿园损失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因此2021年可以说是富平柿子的灾难年,但是郑耀文的柿园损失仅有20%。究其原因还是郑耀文柿园的垄上密植控高栽植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柿园最常见的病菌就是炭疽病的发生,在高湿热环境下炭疽病菌会迅速蔓延,而果园生草会避免高温下形成的湿热环境,从而能阻遏炭疽病的发生。郑耀文说,保持果园生草,但并不让草荒长,而是在草开花结籽之前,打掉草顶,保留十多公分高度即可。

当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以后,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富平县所有的柿子园采用垄上密植控高栽植技术的柿园,已经占到全县柿园的90%,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有了优质柿果,这也就给制作柿饼打好了基础。在柿饼的制作中,郑耀文还发明了加工柿饼的托架,并为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这个托架也改变了过去风干柿饼过程中,还需要把式老手才能操作的历史,现在随便一个生手也可以操作。

今年,郑耀文在他领导的合作社扩建新的柿饼风干棚,新建风干棚继续沿用传统工艺,所不同的是这个棚的温度、通风、湿度可以人为控制,改变了过去靠天制饼的老办法。

富平柿饼品质优良,享誉国内外,但由于产能较少,所以市场价格一直高企,最高时一斤柿饼可以卖到三十多块钱,这或许对于富平果农及这条产业上所有的受益者来说是件好事,但这样的价格也让许多普通人望而生畏。在郑耀文看来,一个健康强大的产业,不能依赖高价格,而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把价格降下来,让更多的人都能品尝到富平柿饼,这才是真正把这项产业做强做大。

近二十年间,富平柿饼产业发展迅猛,这项产业也为富平人致富带来强大动力。目前富平拥有35万亩的柿园,当前不论是柿树栽植管理还是柿饼制作,仍然大量依赖传统的营管模式,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做支撑,可如果未来富平柿园发展到百万亩,甚至千万亩,劳动力的匮乏也将成为必然,也就会制约这项产业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依靠科技力量,改变对大量劳动力的依赖,如此方能使这项产业进一步扩大,也就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科技特派员适逢其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