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奎栋:绘生物图卷 探海山奥秘

    徐奎栋:绘生物图卷 探海山奥秘
    徐奎栋手持采集的冷水珊瑚。课题组供图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孕育无数未知,蕴藏无数奥秘。一直以来,科学家为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而不懈努力。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奎栋就是其中一员。他和团队系统开展了海洋生物分类与多样性研究,创新了... 

    2022-01-05

  • 顾诵芬:航空自主研制的传奇

    顾诵芬:航空自主研制的传奇
    原标题:航空自主研制的传奇!他主持设计的歼8捍卫中国领空逾半世纪 党在领导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全部过程中,始终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摘自 顾诵芬 1985年... 

    2021-12-22

  • 黄维垣:国家所急 一生所忧

    黄维垣:国家所急 一生所忧
    1980年, 黄维垣 为课题组人员讲解化学反应原理。 中科院学部局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刘如楠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 黄维垣 的主要研究方向经历了多次转变,从医学到化学,再到有机分子结构,后又转向两弹一星的高能燃料硼氢研究,以及氟化学研究。每一... 

    2021-12-20

  • 王大珩:赤子丹心,中华之光

    王大珩:赤子丹心,中华之光
    原标题:两弹一星元勋的学风精神 | 王大珩 :赤子丹心,中华之光 他是我国光学专家; 他是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他是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 他就是中国光学之父 王大珩 。 成长历程 王大珩 ,祖籍江苏苏州,1915年2月26日出生于日本东... 

    2021-12-16

  • 钱三强:筹划了新中国的一件大事

    钱三强:筹划了新中国的一件大事
    ▲ 钱三强 1928年,一个15岁的高中少年读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时,心潮澎湃:由落后到富强,由黑暗到光明,期间有多么长多么大的空白要去填充除去建立强大的工业,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别无他途! 发此感慨的读书少年就是 钱三强 。读完那本书,他决心上大... 

    2021-12-09

  • 王乃彦: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祖国核事业

    王乃彦: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祖国核事业
    王乃彦 ①王乃彦(左一)参与物理实验。 ②王乃彦(前排左四)参加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 ③青年王乃彦在苏联的工作照。 ④王乃彦(右)与王淦昌先生合影。 ⑤王乃彦生活照。 ⑥王乃彦与妻子郑守钧早年合影。 ■田宝贤 谢翊 王钊 郭冰 王... 

    2021-12-06

  • 缅怀!彭士禄诞辰96周年

    缅怀!彭士禄诞辰96周年
    他是革命先烈彭湃之子 近60年都在与核动力打交道他身上有着很多第一我 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 我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 第一座核电站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他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 一是造核潜艇 二是建核电站 他就是中国核潜艇之父 彭士禄 今天(20... 

    2021-11-30

  • 顾诵芬:为国铸“战鹰”

    顾诵芬:为国铸“战鹰”
    原标题: 顾诵芬 :蓝天寄深情 为国铸战鹰 从无到有,他主持建立我国飞机设计体系,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无私忘我,作为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年逾九旬,他的心愿还是继续奔腾在科研一线 11月3日,两... 

    2021-11-16

  • 朱建士院士回忆中国核武器自力更生的艰辛历程

    朱建士院士回忆中国核武器自力更生的艰辛历程
    我于195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以后,就加入负责核武器研制的二机部九局,从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到1996年进行的最后一次核试验,可以说全程参与了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历程。 1955 年 朱建士 在北京大学上学时于北海公园留影 1958年1月,负责核武器研制的三机部(2月更... 

    2021-11-15

  • 头发白了的那年,他才38岁......

    头发白了的那年,他才38岁......
    徐承恩 手稿 这是《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一书中收录的 徐承恩 手迹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这也是其科研人生的写照。 徐承恩 ,中国工程院院士,炼油工艺设计专家,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他长期从事炼油厂的工程设计工... 

    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