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厚良:把科技创新放到“国之大者”中谋划

    戴厚良:把科技创新放到“国之大者”中谋划
    戴厚良院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作为能源领域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024-08-01

  • 研发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好技术

    研发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好技术
    尹飞虎在检查智能化设备运行情况。刘 辉摄 人物小传 尹飞虎,1954年生,湖南平江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自1976年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以来,他率先在国内研发出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旱区滴灌条件下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技术,并创建了不同区域... 

    2024-07-13

  • 张锦:把握好基础研究中的“0”和“1”

    张锦:把握好基础研究中的“0”和“1”
    张锦院士 张院士说,基础研究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没跟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还没搞清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逐渐深入,基础研究的内涵越发丰富,开展方式更加多样。那么,应该加... 

    2024-07-13

  • 余梦伦:唯有自立才能自强

    余梦伦:唯有自立才能自强
    余梦伦院士 余院士说,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有自立才能自强的信念。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是我国最早的航天科研机构,聂荣臻元帅在成立大会上就提出自力更生为主的工作方针。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这一方针,取得了八年四弹两弹一星、载... 

    2024-07-05

  • 彭寿:加速推动材料产业实现根本性转变

    彭寿:加速推动材料产业实现根本性转变
    彭寿院士 拥有6000余年历史的玻璃,古老而又现代。进入21世纪,玻璃已经成为新兴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信息显示、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受到全球关注。 玻璃的演变是材料创新的缩影。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材料作为人... 

    2024-07-03

  • 林占熺:让“中国草”开出“幸福花”

    林占熺:让“中国草”开出“幸福花”
    当地时间6月27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九届促贸援助全球审议大会粮食安全主题分会上,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向与会嘉宾、代表介绍:通过援外与国际合作,中国菌草技术传播到全球106个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举... 

    2024-07-02

  • 王赤: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

    王赤: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
    王赤院士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1958年,我国空间科学创始人赵九章先生率中国代表团去苏联访问学习,在70多天的行程中,他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卫星的核心内容。一天,代表团受邀参观一辆被布遮盖的卡车,上面... 

    2024-06-30

  • 罗先刚:坚定科技战略的定力

    罗先刚:坚定科技战略的定力
    罗先刚院士 罗院士认为,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战略定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深耕在光电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影响下,高速... 

    2024-06-28

  • 罗先刚:坚定科技战略的定力

    罗先刚:坚定科技战略的定力
    罗先刚院士 罗院士认为,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战略定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深耕在光电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影响下,高速... 

    2024-06-27

  • 孙友宏: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

    孙友宏: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地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正是经历了30余年的坚守,我国极地钻探技术实现了从引进、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蝶变,这... 

    2024-06-22

  • 首页
  • 上一页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下一页
  • 末页
  • 6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