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
    7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迎来104岁寿辰。这位与党同龄的科学家,是当今在世两弹元勋中的最年长者。 他毕生践行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的誓言,其不仅是中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总体方案设计者、首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更主持研制了18种... 

    2025-08-08

  • 鲍良弼:报国理想刻印在心

    鲍良弼:报国理想刻印在心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甘做一颗螺丝钉,时刻把报国理想刻印在心上。如今已90岁高龄,在工作岗位上奉献70载的鲍良弼如是说。 1951年,16岁的鲍良弼考入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合肥工业大学前身)。其间,学校为了进一步发展,挑选部分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外派... 

    2025-08-01

  •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老一辈科学家用行动为我们树立标杆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老一辈科学家用行动为我们树立标杆
    我们需要《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这样的书,将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传递给现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书中写的不仅是事迹,更是中国科学界的精神坐标系。我们要坚持初心,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月25日,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和科学出版社联合... 

    2025-08-01

  • 李国豪:矢志筑桥 为国育才

    李国豪:矢志筑桥 为国育才
    中国桥梁工程学科领衔人、桥梁工程专家、两院院士李国豪的一生,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同频共振。 少年励志,唯学是求。1929年,年仅16岁的李国豪考入国立同济大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学业,并于1937年远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深造。留德期间,他因学习... 

    2025-07-31

  • 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家小事丨彭桓武:专门写纸条请年轻人为自己的论文把关

    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家小事丨彭桓武:专门写纸条请年轻人为自己的论文把关
    1992年,孙昌璞(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并有幸在杨振宁先生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其间,他发现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发表的一篇关于量子布朗运动的文章中存在一个错误。 是否应该直接指出这位备受尊敬的大科学家的错误?孙昌璞十... 

    2025-07-28

  • 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朱光亚

    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朱光亚
    ... 

    2025-07-23

  • 抗战中的中国科学家丨陈康白:向往光明的“红色科学家”

    抗战中的中国科学家丨陈康白:向往光明的“红色科学家”
    我可以给你两万元,请你看是不是有什么事可以干。还有一个小小兵工厂和一个破烂油厂请你去看看,是不是可以利用。 1937年底,一位颇有名气的科学家来到了延安。他的到来不仅在延安引起了轰动,也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与他第一次见面,就慷慨地... 

    2025-07-23

  • 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吴玉章

    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吴玉章
    ... 

    2025-07-21

  • 欧阳钟灿:推动全产业链自主创新

    欧阳钟灿:推动全产业链自主创新
    欧阳钟灿院士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居全球第二,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但总体而言,数字产业大而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鼓励龙头企业扮演链主角色,发挥科技创新中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带动产业链、创新链协调发展,激发自主创新活... 

    2025-07-10

  • 朱高峰:研发投入应统筹兼顾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

    朱高峰:研发投入应统筹兼顾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
    朱高峰院士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自立,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要有自己的基础,自己的体系,不依赖别人。自强,则是在自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水平,扩大高端科技力量的比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在新的... 

    2025-07-04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 末页
  • 61604